宋大河呆怔兩秒,隨即忙好奇問青蘿:“阿蘿,你這是要去做什么?竟打扮地這么好看。”
青蘿聞言,隨口應道:“做客吖。”
她利落地提起裙擺,右腳一跨便跳上牛車,尋了個干凈位置坐下。
做客?
宋大河更加疑惑,去誰家做客要這么穿。
那裙擺老長老長的,雖然好看是好看,但走路不嫌礙事嗎。
沒錯,在務實的宋大河眼里,除了先前初見時為此驚艷的幾秒,之后考慮到的只不過是這樣的穿著簡直太過累贅。
王二郎也坐上牛車,把待會兒要給鋪子里送的油放在一旁。他問:“大河,咱們啥時候出發?”
宋大河回神,撿起鞭子隨意甩了甩道:“這就走,不等了。”
王二郎不由好奇,“村里沒人要去鎮上了嗎?”
宋大河點頭道:“近日各家忙著給地里澆水,往鎮上去的人便少了許多。”
聞言,王二郎便明白了。鳴棲鎮今年夏季雨水不足,地里的溝渠已經陸續斷水,如今免不了要靠人工挑水澆灌。
不然,等到秋收時莊稼長的不好,鄉親們這個冬天怕是就不好過了。
何況秋收后還要交秋稅呢。朝廷規定秋稅只能交糧,不允許用錢代替。若是地里收的糧食不夠,大伙兒便只能用錢去糧鋪買糧以抵稅糧。
但糧鋪的糧食和鄉親們自己種的糧食可不是一個價,這一進一出不知道要虧多少呢。
青蘿也知道這個事情,畢竟老宋家有二十五畝地,晚飯時家里便會經常議論田里缺水之事。
不過目前宋家田埂邊的渠里還有一點水,情況比其他遠水的人家要好一些。
但家里一直很擔心什么時候那條渠就會干涸,所以宋老大最近每日都會去河里挑水來澆。既是為了先習慣一下以后沒水的狀態,也是為了少拉點仇恨。老宋家那條小渠的存在,已經讓村里不少人家眼紅了。
人都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若是這回秋季收成不好,村里還不知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青蘿暗自想著,所以還是多攢點錢要緊。
……
宋大河趕著牛車緩緩往鎮上去。
青蘿在西塘巷巷口下車,兩人付了車錢后便由王二郎陪著往齊府別院去。
“阿蘿,就是這里了。走,我們去敲門”,王二郎道。
青蘿跟在王二郎身后,見他咚咚敲了兩聲很快便有人來開門。
“你們是?”
門房側著身子,站在門后疑惑道。
王二郎忙拱手道:“小哥許是忘記了,我昨日來遞過帖子的。”
聞言,門房仔細看了看王二郎,又瞥了眼乖巧站著的青蘿,方恍然道:“來的是宋家娘子吧,昨日我家娘子確實吩咐過,說今日有位小客人上門。我剛剛一時沒反應過來,真是抱歉了,兩位。”
說罷門房便挪開身體,忙把青蘿兩人迎進來,“兩位快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