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之福!”這掌法的名字。
面對這來自三個角度,配合默契,勁氣逼人的夾攻,嚴涉巋然不動。
他知道,這看似是三方夾攻,實則只有一擊,“齊人之福,娥皇女英”這陣法,可以將三人的力量隨時容納到其中一人身上,所以面對這三股攻勢,無論重點防御哪一個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隨時可能轉換。
而若是力量分散防御,根本不足以抵抗這匯聚三人之力的霸道攻勢。
齊人之福不可享。
“究竟會是哪一個呢?”他收斂心神,將心境調整至冥寂虛無的境界,感知著周遭一切。
司馬承禎傳下的三大絕學中,服氣精義論是煉氣開脈之法,上清含象劍鑒圖是殺伐護道之術,唯獨“形神坐忘論”最為精妙,乃是修心存神之法。
以靜篤、虛無為要義,忘念收心,以臻一塵不染,超凡脫俗,不著一物,入於虛無,心神合道。
七重境界,敬信第一、斷緣第二、收心第三、簡事第四、真觀第五、泰定第六、得道第七。終與道冥一,萬慮皆忘。
這門玄功,考驗心性修為,嚴涉在入手之后,一天就達到了真觀第五的境界,然后花費了無數精力時間,目前才堪堪入了泰定第六的門,至于所謂的得道之境,完全看不到門檻。
嚴涉也由此知曉了自己與司馬承禎最終境界的距離。
何謂泰定之境?安泰持一,守恒鎮定,忘形忘我,虛無一體,摒棄一切外物,自我恒定不動,心神進入混混沌沌的狀態。
嚴涉心入泰定,恒一不動,真觀四遭,感知著周圍力量的翻涌,驟然舉起純鈞,刺向左邊。
“摘星!”
劍勢如虹,摘星拿月。
一道巨大的掌印浮現在劍尖之處,巨力轟擊,虛空微顫,日月無光,天地失色。
“居然被你看出了!”素黃長裙的虞沅臉帶凝重,身影愰了愰,驀然退后三步。
而嚴涉那里,同樣后退了一步。
這時,虞軒從他右側殺來,三人的力量已凝聚在他身上。
嚴涉似乎早有預料,瞬間刺出九劍,九道顏色迥異,但都氣勢如虹,清越凌厲的劍氣轟向身后。
先天十二劍,每一劍對應一條神脈,但又不是那么簡單,更有神妙深度,所以可以十二劍分別用,也可以一起使用,威力與劍招數量關系不大,而在于對那劍招的深度使用。
虞軒被擊退,三人的力量再度轉移,虞芷又從另一面殺來。
嚴涉同樣預料到,提劍刺去。
如此來來往往之下,嚴涉好似一個人面對著三個身懷虞軒三人全部力量的絕代高手的車輪戰,雖然他能夠精妙預測到每一次出手之人是誰,但依舊于局勢無補。
雖然在功力的損耗上,雙方并無差別,但體力與精神意志的損耗卻是三比一,嚴涉無疑處于劣勢。
不遠處,姒皋臉上出現擔憂:“‘齊人之福,娥皇女英’,此刻虞軒三人完全形成一體,如果沒有一瞬擊敗三人合力的實力,就幾乎沒有可能破開這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