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便把那箕鄭父也鎖拿入獄了。
晉靈公散朝回宮,母親襄嬴聽說五大夫入獄,問:“相國要如何處置這五人?”
“全都殺了。”靈公表示很無奈。
“這些人無非是要爭權,并沒有謀逆之意,況且先克是主謀者。罪有主從,怎能一概全殺了?如今國中老臣凋零,人才稀少,怎能一天殺五將,恐怕朝中虛空,這事不能不考慮呀!”襄嬴倒是個有見地的女子。
可惜這五人是要爭趙盾的權,他如何能容?靈公轉述了母親的話,趙盾奏曰:“主少國疑,大臣間擅加殺戮,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嚴懲如何能警戒后來之人?”
這便將先都,士谷,箕鄭父,梁益耳,蒯得五人,通通斬于市曹。又召先克之子先縠為大夫,國人無不畏懼,提起趙盾的名字腿都打顫。
遠在潞國的狐射姑聽到此消息,心生懼意說:“好險哪!要是我在晉國,怕這回也不得免死呢!”
潞大夫酆舒問他:“趙盾這個人,比之他父親趙衰如何?”
狐射姑想了一想,說:“他們爺兒倆都不錯,都像太陽一樣,于晉國不可或缺。只不過,趙衰是冬天的太陽,暖洋洋的,人人都喜歡。可那趙盾卻是夏天的烈日,人人見了就怕。”
這個比喻很有趣,酆舒笑了:“你是晉國的宿將,也會怕那趙盾嗎?”
其實趙盾比其父趙衰,無論是眼界,格局,還是能力都差一個檔次好嗎?只不過此時的晉國,論起國君,從晉文公到晉襄公再到晉靈公,那是一代不如一代;論起臣子,以先家為例,從先軫到先且居再到先克,那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所謂“富不過三代”,晉國的威名早已隨著晉文公重耳的去逝而消散于無形。否則,哪輪得到趙盾主政,不過是矮子里挑長子罷了!
不過晉國的衰落倒給了另一個國家施展野心的機會,那就是楚國。楚穆王商臣自弒父奪位后,一直想爭霸中原,這回聽說趙盾專政,一日殺五將后,覺得機會來了,便要攻打鄭國。
為什么又是鄭國?誰叫它偏偏杵在楚國進入中原的要道上,所以楚國一想爭霸便要拿它開刀。大夫范山搖旗吶喊:“晉君還是小孩子,大臣們只會爭權,沒空理會其他諸侯的事。不乘此時出兵爭奪中原,更在何時?”
楚穆王大悅,拜斗越椒為大將,蒍賈為副,率兵車三百乘前往伐鄭。他自己引兩廣精兵屯扎在狼淵,以為后援。另外再派息邑的公子朱為大將,公子茷為副,也領兵車三百乘前往攻打陳國。
此一戰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