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個楚將,或可換我兒子回來。”
魏錡素來與荀罃關系好,便也主動要求和荀首一起去。其余聚起荀氏的家兵,尚有數百人。因為荀首平日里待小兵不錯,所以下軍中有不少在岸上的樂意跟從,便在已在船上了,也有聽說荀大夫欲再入楚軍尋子,主動跳船上岸的。這一支人馬的士氣,比當初全軍扎營時還要強盛些。
那荀首在晉國可算是數一數二的神箭手,這回返身入楚軍中,正遇著老將連尹襄老正在收拾戰場。也不及思量,一箭射去恰好射穿了連尹襄老的面頰,仰面倒在車上。好了,那個夏姬又多了一道白裙子!
公子谷臣見襄老中箭,趕緊駕著車子來救,被魏錡接住廝殺,荀首從旁瞅準又是一箭,射中公子谷臣的右手腕。谷臣忍痛拔出箭來,被魏錡趁隙活捉,車上再載上連尹襄老的尸體,荀首說:“有這一個活人一具死尸,應該可以贖回我兒了。楚師甚強,不能正面迎敵了。”
兩人策馬急馳,等到楚大軍知覺,早就追不上了。
再說說上軍那邊,士會早預料到會出事,在楚軍來前已列好了陣,且戰且走。公子嬰齊追到敖山下,忽聽炮聲齊響,一員大將殺了出來:“鞏朔在此等候多時矣!”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公子嬰齊吃了一驚,兩人斗了二十多個回合,鞏朔不敢戀戰,保著士會緩緩而退。公子嬰齊追上來,前頭炮聲又起,韓穿殺來了。這回楚軍中蔡鳩居出車迎敵,剛要交鋒,山谷中又是炮聲隆隆,旌旗招展,原來是上軍佐郤克引兵來了。
公子嬰齊見對方人數眾多,深恐陷入重圍,便鳴金退師了。士會查點人數,上軍并不曾折損一人,便依敖山之險,一氣結了七座營帳,使楚軍不敢進逼。直到對方真的退了兵,這才整隊而還。這是后話了。
荀首一行回到黃河口,此時荀林父的大軍還沒有完全過河,心下正慌。且喜那趙嬰還算有良心,自己過河后,沒忘打發空船回來接人。情勢這才好轉。
黃昏時分,楚軍已到了邲城。伍參請命去追擊晉軍,楚莊王說:“此戰已可一雪城濮之恥,晉楚終要講和的,何必多殺?”這便下令在城中扎營。
晉軍可是連夜渡河,吵吵嚷嚷一直到天亮才全部過了黃河。荀林父此人,智不能料敵之先,才不能駕御手下眾將,進退不定,搖擺兩端,對于此次慘敗當負首責!自此中原霸氣,一股腦兒全歸了楚國,又如之奈何?
墻頭草鄭襄公得知楚軍獲勝,親自到邲城送禮慰問,還將楚莊王迎到當年周襄王呆過的衡雍王宮,設宴款待。潘黨想將此戰中的晉兵尸體碼起來堆個“京觀”,以彰顯楚國的赫赫武功。被莊王斥責一通:“晉國沒有什么罪過,寡人也不過是僥幸得勝,有什么可稱頌的?”
下令軍士們收拾遺骨,無論己方敵方,盡數掩埋,祭祀河神,奏凱而還。
回到郢都,論功行賞,自要給伍參的主意點贊,拜他為大夫。之后楚國有伍舉,伍奢,伍尚,伍員都是他的后代。令尹孫叔敖感嘆:“沒想到勝晉之大功,竟出自一個男寵,我羞也羞死了!”自此郁郁成疾。
此次晉楚之戰,兩國形勢逆轉,楚莊王算是奠定了霸業,那么之后如何?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