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書綁著熊茷來獻功,照晉厲公的意思原本是要斬了他的,還是苗賁皇勸道:“楚王聽說兒子被擒了,明天必會親自出戰,到時將這熊茷囚于陣前,也好誘他上前。”
“好主意。”于是一夜無話。
黎明時分,欒書命令開營求戰,大將魏錡說:“我昨夜夢見天上一輪明月,就彎弓射中月心,那月中直瀉下一股金光。我急忙退步,卻陷于營前的一灘爛泥中,這才驚醒。不知是什么兆頭?”
欒書為他解夢:“姬姓為日,異姓為月。射月而中,必應了那楚子。但陷入泥中,卻非吉兆,將軍要小心了!”
“若真能射中楚君,雖死何恨?”
欒書這便答應讓魏錡去打頭陣。楚國那邊由工尹襄出頭,兩人戰了數個回合,晉兵推出囚車。楚共王一見兒子熊茷被關在囚車里,急得心頭冒火,忙叫駕車的彭名趕上前去來搶囚車。
魏錡瞅見了,丟下工尹襄,迎著楚共王的戎輅架起一枝箭,颼地射去,正中楚王的左眼。虧得潘黨力戰,才保得楚共王回車。共王忍著劇痛拔出箭頭,眼珠子也跟著掉到了地上。旁邊有小卒撿起說:“這是龍睛,不可輕棄。”楚共王便將其放入箭袋。
晉軍見自家得了便宜,便一齊殺了上來。公子側引兵拼死抵擋,這才救得楚共王脫身。那邊郤至圍住了鄭成公,幸好駕車的將大旗藏在衣服里,成公才得空脫逃。
兒子被捉,自己失了一只眼,楚共王憤怒至極,急召養繇基來救駕。神箭手匆匆忙忙趕來,身邊一支箭都沒有。楚共王抽了兩枝箭給他:“射寡人的是一個穿綠袍留虬須的,將軍一定要為寡人報仇。以將軍的絕技,定也不需要多少箭的。”
養繇基領箭,飛車馳入晉陣,正撞見一個穿綠袍留虬須的,不是魏錡又是哪個?頓時大罵:“你這匹夫有什么本事,竟敢射傷吾王?”
也沒等對方答話,箭矢已到,正中魏錡的脖頸,立時斃命。欒書領人來奪回尸體。養繇基還剩下一枝箭沒有用,交還給楚王,說:“依仗大王威靈,已射殺那穿綠袍留虬須的!”
楚共王大喜,親自解下錦袍賜給養繇基,另外還賜予百枝狼牙箭。軍中稱其為“養一箭”,意思為不消第二箭。
(本章未完,請翻頁)
陣前晉兵追趕楚軍甚緊,那養繇基立于陣前,彎弓發箭,將追兵一一射殺,令晉人不敢進逼。楚將羋嬰齊,羋壬夫聽說楚王中箭,各自前來接應,雙方一場混戰,晉國退兵。
欒針遠遠看見令尹的旗號,知道是公子嬰齊來了,便向晉厲公請命遣使前往楚營致意,以踐行當初“好整以暇”的說法。
公子嬰齊馬上領會其意,對來使說:“小將軍可謂記事啊!來日陣前,當面致謝。”
聽了使者轉述的話,欒針說:“楚君雖中箭,但卻仍不肯退兵,該怎么辦呢?”
苗賁皇說:“搜閱兵車,增補士卒,厲兵秣馬,決一死戰,何懼于楚?”
此時郤犨,欒黡從魯衛回來,傳信說這兩國已同意發兵來助,軍隊已在二十里外了。早有楚國諜報傳入楚營,共王大驚:“晉兵已夠多的了,又來魯衛兩國軍隊,那怎么辦?”便召人去傳中軍元帥羋側來商議。
話說公子側這個人平日里好酒,一喝起來沒完沒了,一醉便會幾天不醒。楚共王知道他這個毛病,每回出兵,都會反復叮囑他不要喝酒。今日晉楚大戰有大事,他的確滴酒未沾。
當日楚王中箭回營,含羞忍痛,公子側進言道:“兩軍都已疲勞,明日便休戰一日,待臣從容想個法子,定要跟大王洗雪此大恥。”
回到中軍帳,坐到半夜,羋側仍未想出好法子。他身邊有個得寵有近侍小童叫谷陽,見他愁眉不展的,想到帳中有美酒,便裝了一罐遞給他。公子側聞到酒香,不覺愕然:“是酒嗎?”
谷陽知道主人想喝,又怕別人說,便托辭道:“不是酒,是椒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