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欒府內室,欒施正捧著一個巨大的觥在飲酒,忽聽陳鮑兩家兵到,那觥不覺墜在地上。高疆雖也醉了,卻還留有三分清醒,對欒施說:“咱們趕緊聚集家甲入宮,奉主公以伐陳鮑兩家,沒有不勝之理。”
高疆在前,欒施帶領家甲有后,從后門殺出一條血路,直奔齊宮而來。陳無宇,鮑國知道他們要挾持齊侯,在后頭緊追不舍。高氏族人此時已得訊,也聚眾來救。齊宮內的齊景公聽說四族率眾來攻,正不知是怎么回事,忙下令守門吏緊閉宮門,重甲看守,一面命內侍召晏嬰入宮。
欒施與高疆攻不進虎門,只得在門右屯兵;陳鮑兩家屯兵于宮門之左,兩方相持不下。不一會兒,晏嬰冠冕駕車而來,四家都爭相召他,可晏嬰誰都不理,對他們說:“晏嬰惟主公之命是從,不敢自做決斷。”
守門人將大門開個小縫,只放晏嬰一人進來。齊景公問:“眼下四族相攻,兵馬都到了寢宮門外了,該怎么辦?”
晏嬰奏曰:“欒氏與高氏仗著累世之寵,獨斷專行已非止一日。驅逐高止,冤殺閭邱嬰,國人怨憤,如今又殺伐于宮門外,其罪不容赦。但陳鮑兩家不請君命,私自發動兵甲,也是有罪的。請主公裁奪!”
“依寡人看,欒高兩氏之罪重于陳鮑,應當除了這兩家。誰都出使傳命?”
“大夫王黑可為使者。”
齊景公傳令,命王黑率領宮中武士相助陳鮑兩家攻打欒氏與高氏。結果,欒施與高疆兵敗,退到大衢。齊國人哪個不厭惡欒氏高氏,個個都擼袖相助。高疆這時酒還沒醒呢,當然使不出力氣,只能跟著欒施往臨淄東門奔去。
王黑與陳鮑兩家追了上去,東門處又是一場血戰。欒高兩家人馬漸被殺散,欒施與高疆逃脫,投奔魯國而去。
陳無宇與鮑國將欒施與高疆的家人逐出齊境,共分兩家家財。晏嬰對陳無宇說:“你擅自驅逐世臣,又獨得其家財,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們會議論你的。為什么不將這財貨全交歸公族,你一無所得,人們必會稱頌你的德行,豈不是所得大于所失?”
“多謝指教!無宇敢不從命?”陳無宇聽從晏嬰的建議,將自己分到的兩氏食邑家財,全登記入冊,獻于齊景公。對于齊景公的母親孟姬夫人,陳無宇也另有貢獻。
孟姬對兒子景公說:“陳無宇剪滅強臣,提振公室,德行不可埋沒。何不將高唐之邑賜給他為食邑?”
齊景公聽從母親建議,將高唐賜給陳無宇為食邑,自此陳氏開始富甲一方。陳氏先祖本是陳國出逃的公子,陳人以善謀著稱與天下,陳無宇切身感受到了做好人的好處,準備一做到底了。
他向齊景公進言:“之前群公子都是被高蠆驅逐,實在無辜,應該把他們召回來復位。”
得到首肯后,陳無宇分別召回流亡他國的公子山,公子商,公子周等人,還自掏腰包給他們準備了衣服鞋帽,日用器具,派人分頭去迎。諸公子能回到故國,又有人準備歸途所需,哪個不感激陳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