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河號眾人來到陽春星,每天的生活都是固定的,工作,休息,之后又是工作。
終于在第三個月建起了第一個工廠,一個鋼鐵煉制廠。
為了建造這樣規模的工廠,戰河號內部不少東西都被拆下來當作材料用,甚至還引爆了一枚經過不斷弱化的微縮中子星彈以提供能量,畢竟陽春星沒有任何可以現成利用的能量,包括恒星釋放出的能量,陽春星距離恒星太過遙遠,能達到這里的能量少之又少。
如果說建造鋼鐵煉制廠所造成的消耗還在可接受范圍之內的話,那么接下來制造能源供給設備所消耗的物資則就非常龐大了。能源供給設備的中心被扎了一個大洞,也就代表能源生產設備需要更換,而能源生產設備占整個戰河號的十分之一,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業設備。
“艦長,建造能源生產設備所需的鋼鐵太少了。我們目前沒有這么高的儲備啊。”修復能源生產設備的負責人找到章連山說道。
“鋼鐵儲備少?我們不需要這么高的儲備量啊。直接將原先破損的部分融化再煉不就好了。”章連山說道,他畢竟是個門外漢對各個設備不了解。
“不是這樣的,艦長。首先,我們這個鋼鐵煉制廠太落后了,許多設備都是不完善的,都是基于當下情況被迫選擇這一項的,煉制水平較低,重新煉制以后的可利用率絕對低于50%。其次,我們戰艦內部絕大多數地方采用的是一種叫做艾德曼的一種金屬。這種金屬本事就包括少量能量,我們的先輩就是將這種金屬按照某種方式組合搭配,從而實現能量的百分之百利用化和無盡化。但我們要想煉制這種金屬,我們目前沒這個能力。”負責人說道。
“那之后的工作不就沒法開展了?”章連山問道。
“也不能這樣說,至少我們有少量的儲備。我和我小組成員討論過了,這點量的艾德曼金屬加上融化先前的也是沒法熔煉一個完整的能源生產核心的。”負責說道。
接著又拿出一份資料說:“所以,我們商量了一下對策。整個能源生產核
(本章未完,請翻頁)
心全用艾德曼金屬打造,我們計算了下最多只能覆蓋80%,剩下的用其他金屬打造。整個能源供給設備就無法像以往一樣無限的提供能量。這畢竟是關乎我們未來的大事,跟你說一聲,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做。”
章連山撓了撓頭說道:“行,我知道了。這個問題,我暫時無法回答。等我和其他人商討了之后,在給你答案行嗎。在這段時間內,項目就先停下來吧。”
“好,那我就先離開了。資料我放在這個,供您參考參考。”負責人說完,便離開了他的辦公室。他的辦公室已經從戰河號搬到了地面上,所謂的辦公室就是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外加幾臺方面通訊的智腦設備罷了。
“等下,關于這件事。我們幾個都是門外漢,您和您的團隊都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們商討能商討出什么效果,要不您和您的團體一起來討論一下。”章連山建議。
.....
沒過多久,一場關乎能源問題的會議正式開始了,總共12人到場,最高決策層6人,專家組6人。
章連山將這會議的主導權全權交給了總負責人阮樹譽。
他首先自我介紹:“我叫阮樹譽,曾就職于國家工程院,也是國家工程院的院士,也擔任過許多國家重點項目的總負責人。這次讓我擔任‘修復能源供給設備’項目,我很榮幸。”
接下來,將他們小組討論出的結果,以數碼資料的形式展示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