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探測器僅有一個小箱子大小,但在探測器領域這就是一龐然大物。
探測器旁邊也有十幾臺各式不一的機械。
隨之命令傳下去后,探測器周圍的無形立場開始啟動。在立場的壓縮下,探測器開始不斷變小。
“開始啟動一號量子穿梭器。二號量子穿梭器準備。”將軍隨之喊道。
半秒過后,一臺圓形中心空心的機器被移到中間,隨著旁邊接口不斷的充能,中間的圓環也隨著變藍。
充能完畢后,圓環開始繞著中間探測器高速旋轉。
“二號量子穿梭器啟動。”早已充能完畢的二號量子穿梭器也在控制下移到了指定地點。二號量子穿梭器比一號略大一些。它包裹著其中的一號量子穿梭器和探測器。
“三號量子穿梭器啟動!”
“四號量子穿梭器啟動!”
“五號量子穿梭器啟動!”
五臺高速旋轉的量子穿梭器在控制臺的控制下,旋轉的速度更快了。旁邊的立場對探測器壓縮的力也越來越大。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速度越來越快,玻璃里面已經被藍白光所充斥,已經看不清里面的場景。但控制臺還能依稀的看到里面的場景。
“已經壓縮到10厘米了。”一名軍官匯報道。
“5厘米。”
“1厘米。”
......
“報告目前直徑為100微米。已進入微觀世界。”
“將各穿梭器調到微觀模式。”將軍下令道。
.....
“100納米。”
“10納米。”
“1納米。”軍官看著屏幕上的數值激動的喊道。
“報告,目前成功實現1納米。”
“好,檢驗預定功能。”將軍激動的命令道。
探測器已從原先15厘米的直徑壓縮到1納米,此時的探測器已經無法用肉眼所觀察道。唯一檢驗其存在就靠專用的連接器。
“報告,信息接收成功。”剛才的軍官已操控微端偵察粒子穿過了眼前的玻璃。控制臺上的一切都如實的反應在軍官手中的控制器中。
這說明微端偵察粒子已具備偵察和傳遞信息的功能。
“好,測試其交流功能。”將軍說道。
隨即,在軍官的操控下。起初看不見了微端粒子開始逐漸放大,從最初的十一維慢慢坍塌至五維維,四維,最后在三維停止了。
“好!好!好!”將軍看著眼前懸浮于半空中,巴掌大的‘微端偵察粒子’激動的說道。
周圍人同樣在激動的歡呼著。
參與這場微端偵察粒子研究工作的都是天華文明的高管。不是軍方的高管,就是科研院所的高級院士。他們都是國家的重要人才,自然知道很多國家層面的絕密。
自最初的領導人--章連山,命令派遣數百顆微端偵察粒子之后。雖說知道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絕對機密,但這種偵察設備他們根本制造不出來。屬于用一個就少一個。
終于時隔三百年,又終于制造出來了。這一刻也注定是載入史冊的。
微端偵察粒子是以十一維狀態的一種存在,簡單的理解就是所有在此維度一下的空間結構都擋不住它,就像我們可以突入二維,但二維卻無法認識三維一樣!
因此只要敵人對空間和微觀世界的認識還停留在早期的三維的話,那么永遠都無法屏蔽微端偵察粒子!
也就是對于現在的天華文明而言,任何文明在他面前,已經沒有秘密了。
天華歷332年,第一顆微端偵察粒子被研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