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三國末期,蜀漢滅亡的最早,但是正面戰場好歹能和北面打的有來有回。
而且,蜀漢最后是亡于劉禪的投降,并不是正面戰場的失敗,在軍事方面也算是輸的有尊嚴了。
反觀東吳,同樣是據守天險,但是被一鼓作氣直接拿下,敗忘的速度基本就和投降差不多。
只能說,諸葛亮確實想盡辦法的在為蜀漢續命。但很可惜的是,大勢已去,再怎么努力也沒用了。
“那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劉備兩眼放光,看著曹操接著問。
“很簡單啊。”
曹操回答道,
“等你奪下益州之后,直接投降于我。我封你一個蜀王當。這樣你就不是不用操心這個問題了嗎?”
“你還是先解決清楚你老曹家被人篡位的問題以后再來讓我投降吧。”
劉備對著曹操翻了一個白眼。
“我倒是也想啊。”
曹操抱怨道。
“滅了一個司馬家,冒出來一個皇甫家。等我這次滅掉皇甫家,說不定還會冒出來一個上官家。
老師說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歷史慣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意,但是卻沒說正面可以打破這種天意。”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你們三家的統治名不正,言不順。”
叫尋澤聽完了三人的討論,站起來說道,
“曹操雖然憑借特色的君主立憲制度,讓曹家對于北方的統治名正言順。
但是益州,東吳皆不承認曹家的這種說法,認為曹家篡奪了漢室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司馬懿,皇甫順這種權臣出現,曹家的統治就很容易易手。
自秦朝以來,華夏的百姓就都希望天下能有一個穩固的王朝來統治。這樣最起碼不會有兵災之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誰能統一天下,誰就有廢漢自立的資格。
人們根本不關心劉邦是不是真的是昊天的兒子,曹家是不是真的是昊天座下的童子,他們更關心誰能為天下帶來長久的統一和繁榮。
華夏人自古以來就是信自己多過信神明的種族。所以想要靠國外那一套來唬住百姓,維持統治是不切實際的。
你們得拿出真東西來取信天下蒼生。”
“那什么是真東西?”
曹操,劉備,孫策三人一起轉頭看向了叫尋澤。
“曹操那一套的君主立憲制。”
叫尋澤開口說道。
額,老師你是在逗我們嗎?
三人聽到了叫尋澤的話,一個個頓時無語。
曹操手里有漢獻帝,所以可以這么搞。他們想學也沒法學啊。難不成讓劉備自己君主立憲自己,讓孫權找個皇室宗親另立一個皇帝君主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