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新的學生。
“老師您好,我叫徐渭。”
一個十五歲的半大小伙子對著叫尋澤鞠躬問好。
這名字,略耳熟啊。
叫尋澤敢肯定自己絕對從哪里聽過這個名字,但一時想不起來,便先給他安排了房間。
鐘子期和俞伯牙這一周繼續在綠洲世界學習音樂,李家三兄弟則對于自己能親手改變這個世界而感到好奇,拉著叫尋澤給他們放瀛洲,蓬萊,方丈三國的歷史資料片。
所以等到晚上睡覺前,叫尋澤才有時間來查查資料看看徐渭究竟在歷史上有什么故事。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紹興府山陰人,是明代著名的文藝片導演,文學家,軍事家,書畫家。因為所拍攝的電影深刻的反映了當時明朝的政治**和權貴橫行的問題,導致電影多次被禁止上映,甚至連他本人也坐過一段時間的監獄。
后來因為沒有了投資方投資拍片,徐渭為了拍電影不得不變賣家產,以至于晚年生活窮困潦倒。在多次自殺未遂以后,徐渭選擇隱居于鄉野,最后病逝。
原來是他。
叫尋澤看完徐渭的簡介,頓時想起來徐渭是什么人了。
在最初的歷史上,徐渭雖然在現代名聲不顯,但是在古代名氣大的嚇人。不僅被稱為明代三才子之一,而且后世還有很多文人自稱甘愿做他門下的走狗。
不過雖然才華驚人,但是徐渭這個人是真的點背。
從小就才華驚人的徐渭被人稱之為越中十子,但是同為越中十子的沈煉卻根本不敢和他并列,說‘關起門來,只有徐渭一個’。
不過在在那個時代,才華不代表一切,徐渭的母親只是正室夫人陪嫁的丫鬟,沒有任何的地位。
所以在他父親去世以后,正室夫人便把他母親趕出了家門。不過正室夫人對徐渭很好,還親自撫養徐渭。
但是在徐渭十四歲的那年,正室夫人也去世了,徐渭只能跟著比自己大三十七歲的大哥生活,一直寄人籬下。
在那個時代的明朝,雖然考試制度以及建立了起來,但是權貴們為了防止底層民眾有翻身的可能,所以規定想要考取好的大學,必須熟練掌握古文。
那個時候的明朝已經開始大規模流行簡單好寫的簡體字,就算是繁體字很多學生都不會寫了,更別說讓他們去完全掌握小篆大篆的區別,甲骨文的釋義和許多古代文章的詳解了。
不是說這些知識失傳了,而是這些知識目前會的人很少,只有一部分私立學校才會雇傭老師進行專門的授課。
而沒錢沒人脈進入私立學校的學生,即便想要買古文書進行自學,也會發現古文書的種類不僅少,而且市面上的古文書錯誤很多,根本無法通過看書來完全掌握古文。
這也實際上是明朝末年,革命軍站出來起義的時候,為什么南方會一呼百應的原因。
因為明朝政府的這種做法,導致很多平民再無翻身的可能,徹底壟斷了底層百姓向上晉升的通道。
不過,徐渭生活的年代,明朝還活的很好,所以徐渭只能接受自己不論多么努力,也無法靠上名牌大學的命運。
不過即便念不了名牌大學,當時的徐渭還是可以選擇念一些不錯的好學校。只不過這些好學校的收費都想當的高昂,徐渭的大哥不愿意為徐渭掏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