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升高二的暑假結束后,李子昂開始晚上跑步。
起初,只是因為心里有些不痛快,晚自習大課間時在操場跑兩圈發泄一下,漸漸地,形成了夜跑的習慣。
跑步是一件機械的運動,你只需要擺臂、抬腿、向前跑就可以了。但這個簡單的動作,卻是人類進化了幾億年才學會的。
操場旁的路燈并不明亮,因此在操場上跑步時,有種沉浸于黑暗之中的感覺,耳旁的風吹到發梢,而自己的吐息從緩到急,甚至會聽到自己的心跳。
剛跑步時,李子昂總掌握不好節奏,開始時沖的猛、配速高,沒跑多久就氣喘吁吁,后面便跑不動了。
跑了幾天之后,李子昂漸漸學會控制步幅、步頻,呼吸也與步伐有機地協調起來。全程幾乎勻速跑動。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身體的律動,找到了跑步的樂趣。
跑了些日子后,李子昂發現自己的同班同學張梁與劉育瑋也經常夜跑。跟他倆,因為不是同一個宿舍,平時交集也不多,因此不太熟。但夜跑時總低頭不見抬頭見,一來二去也逐漸變得熟絡起來。
劉育瑋是省會石市人,眼睛不大,但有神,本來應該是一個俊氣的男生,但由于滿臉青春痘,顯得就差了點意思,平時在班里話不多,但與同學們相處都挺融洽的。他熟悉多媒體常用功能和軟件,因此班里的電腦與投影儀都被交給他來管理了。
張梁來自龍城縣下屬一個山村,李子昂原來不知道,聊了聊,才發現是在城北,離自己家所在的村子不太遠。張梁長臉,寸頭,笑起來很憨厚,但做事認真,屬于那種不太聰明,但靠努力一步步變得聰明的人。
張梁很喜歡看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幾次在夜跑時,一邊跑一邊推薦給李子昂與劉育瑋。起初,李子昂并沒看這本書的想法,早有耳聞,但從名字來看就覺得沒什么看頭。后來,某個閱讀課,偶然在圖書館翻到了這本書,不看不要緊,一開始看便入了迷,根本停不下來。在被子里,用手電筒照著,熬了許多個深夜,終于看到了主人公孫少平的結局,不禁心生唏噓,感慨世事之無常,人生之艱難。
張梁出身貧寒,因而對《平凡的世界》中細節描寫異常有共鳴,經常看著看著哭起來。起初李子昂聽到張梁講自己看哭的經歷,覺得好笑,后來等李子昂自己讀了這本小說,才真正理解了張梁的感受。
與李子昂、張梁不同,劉育瑋家境優渥,從小不缺吃穿。正常來說,三人的三觀,尤其價值觀會有很大差異,不太容易成為朋友。但可能因為劉育瑋從小家教嚴格,并未沾染富家子弟的惡習,因此跟他們兩人聊得還挺好。
三人于是經常約著一起跑步,有時還會在最后一百米時來個沖刺比拼,甚至痛快。
跑完之后,如果還有閑暇時間,他們三個會在操場上遛彎,一遍遛彎一遍自唱自歌,唱著唱著就笑成了一片。
也有時,他們會坐在操場邊的雙杠上,抬頭看滿天繁星,聊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暢想一下美好的未來。
然而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太久。有一天晚上,跑完步后,三人又坐在雙杠上看星空。
“我要轉學了。”劉育瑋望著星空,幽幽地說道。
“啊?咋這么突然啊?”張梁一臉詫異,轉而笑著調侃:“別開玩笑了,好嗎?有比常山中學更好的高中嗎,就問。”
“真的,不騙你們,下周我就不來了,手續已經辦得差不多了。”劉育瑋看著張梁和李子昂,說道,流出一絲不舍之情。
“去哪?”李子昂問道。
“首都,”劉育瑋說了之后,停頓了一會兒,接著說:“我爸媽調到那邊工作去了,我也要跟過去了。”
“哇塞,首都好哎,我還沒去過呢,以后找你去玩兒。”張梁努力地用玩笑來沖淡離別的悲傷氣氛,但明顯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