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后,荒川河。
慶安四年六月二十,一大清早,兩支隔河對壘的軍隊,都不約而同的開出了營壘,在荒川河兩岸的灘頭上擺開了戰陣,開始了對峙。
兩邊的人馬數量看上去都差不多,都是一萬多人。其中位于荒川河南岸的軍隊打著德川家的三葉葵旗號,帶兵的正式幕府老中,番方軍總奉行,會津藩主,權大納言保科正之。
而位于荒川河北岸的軍隊則主要打著上杉氏的上杉笹紋旗號,帶兵之將應該是“日本第一窮”上杉綱勝。
保科正之的本陣擺在一處高坡上面,視線還算不錯,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兩軍布陣的河灘。不過在上杉軍背后卻有一片樹林,擋了保科的視線。保科也是久經戰陣的宿將了,見的可多了。所以一看就看出那片樹林后面有古怪了......多半埋伏了精兵!
如果上杉軍在河灘交戰中不利,多半會設法將幕府官軍往樹林里引,利用樹林擾亂幕府軍的陣型,以便林子對岸的上杉軍打反擊。
不過這種雕蟲小技難不倒保科正之的,待會兒他會讓幕府番方軍的炮隊用6磅青銅炮轟擊樹林......炮彈會穿過樹林(林子沒多大),打在上杉家賊軍的隊伍中間。等到上杉家賊軍扛不住炮轟了,再放出高田藩、上岡藩的騎兵去砍人就行了。
正在保科正之為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沾沾自喜的時候,對面的樹林就是一陣擾動,然后就看見一隊穿著鮮艷奪目的紅色陣羽織的騎兵從林子里面出來了。
就在這隊騎兵穿過樹林,出現在荒川河北岸灘頭上的時候,上杉軍忽然就爆發出了最大聲的歡呼。
“太上天皇板載!太上天皇板載......”
“這是......”保科正之馬上緊張起來了,連忙從馬扎上起來,又從身邊的一個小姓手里拿過個單筒望遠鏡,拉到最長,然后就用來觀察對岸的紅衣騎兵了。不看還好,一看之后,臉色都變青了。
因為他首先看見的是一面十六瓣菊紋旗!
這可是天皇家的標記!
可以使用十六瓣菊紋旗的除了天皇、上皇、太子之外,就是忠于他們的嫡系軍隊。上杉綱勝這個日本第一窮鬼居然打出了十六瓣菊紋旗,他以為自己是誰?保科正之剛想到這里,就看見十六瓣菊紋旗下的一個“姬武將”了!這名“姬武將”騎著一匹異常神駿的戰馬,穿著華麗的板甲和繡著十六瓣菊紋的陣羽織,沒有帶面甲,露出的面孔看著很像興武院上皇!
“真的是太上......”保科正之眼珠子差點給驚得掉出來,這個“姬武將”就是太上天皇本人啊!
天皇臨陣......不是躲在后面運籌帷幄,而是真正上了一線!這種事情好像只有在傳說當中才有吧?
不過接下去還有更加讓保科正之吃驚的事情發生呢!
帶著一隊騎兵臨陣的興武院太上天皇并沒有在上杉軍的陣后止步,而是繼續向前,一直到了荒川河水邊上,然后沿著上杉軍隊陣前策馬奔馳了起來。
這下上杉家的“窮武士們”就更加興奮了,興武院上皇如此勇猛,倒幕大業何愁不能成功?
就在這時,跟在興武院上皇身后的一個武士忽然打出一面寫著“院宣”字樣的白色旗幟,離開了隊伍,然后找到一處淺灘,踏水過河,就向在荒川河南岸的幕府軍陣前奔來。
“不可傷害上皇使者!”保科正之怕手下的武士用弓箭或是鐵砲打死那個踏水過河的武士,讓他蒙上斬殺來使的惡名,于是趕緊下令。
不過他很快就對自己的君子風度后悔了,因為那名武士居然在幕府軍陣前大呼道:“興武院太上天皇院宣,欲與德川賊軍總大將會津大納言一騎決勝!”
聽見手下的通報,還在土坡上觀陣的保科正之真是驚的話都說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