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慈烺、慈烜、慈炯三人是好兄弟。”朱由檢看著有點猶疑的兀良哈,笑著開口了,“好兄弟不等于沒有矛盾......慈烺是義不掌財的性子,又要替朕這個當爹的填窟窿,當然得能撈則撈了。
他拖一拖慈炯的后腿,不過是為了能從日本國多得一點商業上的利益。”
朱由檢果然是最知道逆子的慈父了。
他笑了笑,又道:“而慈炯到朕這里來訴苦,也只是為了可以早日平定日本,好當他的日本天皇,并沒有其它的心思,要不然慈炯也不會把話挑得那么明。”
朱慈炯如果想把朱慈烺的太侄位子給敲掉,然后自己坐上去,那他就不會自己急吼吼跳出來了。
而且朱慈炯也不會拿他在日本的遭遇說事兒......因為這事兒根本沒有損害到崇禎的利益,甚至沒有損害大明的利益,朱由檢不會因此把朱慈烺的太子給擼了。
朱由檢接著說:“所以朕并不不擔心慈烺、慈烜、慈炯三兄弟之間起爭執。慈烺雖然是大明的國本,但是朕春秋鼎盛,再活個三四十年都沒問題。他的國本什么時候到頭啊?慈烜、慈炯雖然沒有機會繼承大明皇位,但是慈烜很快就能當上蒙古大汗,而慈炯眼看也是日本天皇。
他們怎么可能放著好好的大汗、天皇不干,來朕這里當個受氣包太子?而且朕這個皇帝花用極大,他們倆誰來也干不好這個管錢的太子啊!”
大明現在的國情就是皇帝和儲君必須各管一頭!
如果朱由檢不在北京盯著,那么遼東、遼西、燕寧、宣大等處的勛貴和帳前諸軍就有可能出亂子——朱由檢是用勛莊拓邊定邊的,在這些地方分布著2000多個勛莊,所轄的勛莊軍戶以百萬計!
而勛莊軍戶又是帳前諸軍兵丁的重要來源,勛貴子弟則是帳前諸軍軍官的重要來源......如果勛莊和勛貴一起失控,那麻煩可就大了!
如果朱慈烺不在上海坐鎮,那么大明全國的財富也不可能源源不斷輸送到北京,讓朱由檢去擺平各方。
沒有錢,光一個皇帝坐鎮在北京,也沒有什么大用處。
所以朱由檢的大明,就是建立在“南北互助”的基礎上的,他和朱慈烺都是必須存在的——根據朱由檢的設想,土豪兒將來就在北京帶兵,讓朱慈烺這個當爹的在南方管一輩子錢。
只要兵和錢都管好了,大明的百年盛世可是穩穩當當的......
朱由檢話說到這里,忽地又嘆了口氣,對兀良哈道:“其實朕最擔心的,還是慈烜之外的蒙古姐妹的兒們子!”
兀良哈大貴妃聞言也默然無語,朱由檢說的那些兒子,是指不包括朱慈烜在內,擁有蒙古(包括蘇泰貴妃)血統的皇子。
因為朱由檢非常寵愛他的蒙古(包括蘇泰)貴妃——都是自己抓來搶來的,能不喜歡?所以和她們生了幾十個兒子!
這些兒子可就沒有皇帝、大汗和天皇可以當了!
而且他們人人都有萬戶,個個都分了部落......儼然也是一方封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