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雄城。
一個冬天的圍攻,并沒有傷著大同城半分!
雖然大同不是棱堡,但是其堅固程度卻足以對抗清軍擁有的紅夷大炮——要攻破大同的城墻,需要集中上百門能夠發射12磅到18磅彈丸的大炮,猛烈轟擊上幾天幾夜......也許更久!
可是參加圍攻大同的清軍沒有這么多的紅夷大炮,所以他們更多的是圍困而不是攻打。
而大同城內的存糧又非常充足,足夠全部的守軍和居民吃上一整年。
幾個月的圍困,根本不足以把大同城的儲備消耗干凈,反而是城外的清軍因為久戰無功,士氣很有一點低落,似乎不想再打下去了。
大明崇禎十八年二月初十這天,城外的清軍派來了講和的使者。講和的使者還是駱養性,上一回也是他跑來和王永吉、姜瓖說和的。多爾袞倒是有始有終,這回還是派他入了大同,繼續忽悠。
“又講和?上回就騙了咱們,這回是不是又想騙了?”
守了大同好幾個月的姜瓖現在可是底氣十足,也不給駱養性臉面了,不再去迎接,而是在自己的總兵衙門里面和王永吉一塊兒同駱養性見面。而且見了面也沒什么好話!
頂戴花翎,一身大清高官打扮的駱養性只是苦苦一笑,摘下自己的頂戴,露出漢人的發髻,然后才在椅子上端坐,拿起一旁茶幾上的茶碗,喝了一口茶水,才慢悠悠地開口:“是啊,攝政王雖然詭計多端,但是姜總戎還是棋高一招......一眼就看破了!要不然大同也不會堅守到如今。”
“那是!”姜瓖得意洋洋。
一旁的王永吉卻眉頭深皺。
大同城堅固不假,但卻變不出糧食,長久圍困下去,終究有陷落的一日。
駱養性接著又問:“那就請總戎說說,攝政王到底在使什么詭計?”
“這個......”姜瓖琢磨了一會兒,“一定是想在議和之后暗遣死士,混入大同,然后賺開城門,就和老奴在遼東時常干的那樣!”
“那你不會好好提防?”駱養性看了姜瓖一眼,“而且大同城防何等堅固?豈是賺開一座城門就能攻破的?”
大同城的布局有點類似棱堡,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外都修建了巨大的出堡。城門有出堡護衛,同時又是出堡被攻破后的又一道防線。所以賺開一座城門根本沒有用。必須同時奪取一座出堡,再賺一座城門。這根本不是少量的細作能干得了的事情!
再說了,大同城內的守備非常仔細,也不會犯那種低級錯誤。就算有一些奸細混進了城池,也做不了什么。
姜瓖摸著胡子,眉頭緊鎖,似乎還在思索。王永吉卻搖搖頭道:“總戎,不如聽聽韃虜攝政王的條件吧......咱們現在被困在城內,還能吃什么虧?”
“那好吧!”姜瓖點點頭,“多爾袞有什么條件?”
“條件?”駱養性搖搖頭,“沒有什么條件......休戰三個月。清軍撤到桑干河以南,聚落所以東。但是還會占據朔州、井坪所、乃河堡、將軍會堡。”
朔州、井坪所、乃河堡、將軍會堡位于桑干河的西北,四城由東南往西北,一字排開,又依著山河險要而建。正好可以切斷由大同府上呂梁山的通道——多爾袞現在已經注意到呂梁山上的的三太子了!
這個目標太拉仇恨了!那可是崇禎皇帝的兒子,撫軍太子朱慈烺的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還是如今大明皇位的第二繼承人——在崇禎皇帝心目中許是第一繼承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