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寢殿之中。小睡了一會兒的天啟皇帝覺得精神稍好了一點,于是就睜開眼睛,四下瞧了瞧。發現一個欣秀豐整的背影,正坐在龍床的床沿上,似乎在翻書。
“寶珠在看什么書?”朱由校問。
寶珠是天啟皇帝的結發妻子張皇后的小名,那個背影的主人就是張皇后。
“妾只是翻翻《三國演義》。”張皇后轉過身,看著病入膏肓的丈夫,低聲道,“剛看到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朱由校一聽“謀誅宦豎”就是一聲嘆息。這位面如觀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櫻,鼻如懸膽,皓牙細潔的美人皇后哪兒都好,就是一點讓他心煩——總是和魏忠賢過不去,一天到晚拿歷史上那些死太監圖謀不軌的事兒來告誡自己。可是自己不靠魏忠賢能靠誰?
當年人人都說熊廷弼是個人才,可以平定遼東之亂,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結果怎么樣?就看他和王化貞扯皮了,遼東、遼西都叫他們給丟干凈了。后來朝臣們又說自己的老師孫承宗有辦法可以一路修城堡修到遼陽、沈陽去......結果呢?國庫、內帑都讓他花完了,也沒見到什么成效。反而是袁可立、毛文龍這一路頗有斬獲。最后這位孫先生自己也干不下去,只好一次次的請辭!
若是熊廷弼、孫承宗能擔起局面,魏忠賢不過就是個奴仆走卒,哪輪得到他飛揚跋扈,驅使百官?
天啟看著美人皇后一本正經的模樣,嘆了口氣:“今日朕和由檢獨對時,你就在屏風后面,他怎么說的,你也應該聽見了......他說宋、元以來,儒臣都和婦人差不多,根本不干大事,就會吹牛,頂多就是臨難死節,當個青史留名的忠臣。可是國家大事,怎么能靠臨難死節辦成?”
原來朱由校和朱由檢在乾清宮寢殿對話時,這位張皇后就悄悄的在一張屏風后面聽著。
天啟看著妻子,又道:“他可是你一心一意要立的國本......不也一樣說忠賢可用?他還說朝中諸臣無出其右者!”
張皇后用細白的玉齒輕輕咬了下櫻唇,白凈的臉頰上浮出了紅潤,細長的眉毛擠在了一起。
看到美人皇后生氣的模樣兒,天啟皇帝只覺得好看——這可是從5000個美人當中選出來的特級美人,是全方面無死角的美!就是生氣的樣子也美極了!
可惜這等美人,很快就要和自己天人永別了......
想到這里,天啟皇帝就幽幽一嘆。
張皇后聽見天啟的嘆息,還以為他是在擔心兄弟朱由檢即位后無人可用,再被朝中的奸臣欺負。
于是就對天啟說:“陛下放心好了,妾是五弟的長嫂,長嫂如母,一定會扶他一把的......絕不會讓外人用詭計奪了老祖宗傳下來的江山!”
張皇后也不是空口白話在瞎說,因為她也是有一點實力的,而且就在不久之前,她就保了一把朱由檢!
原來在如今的紫禁城中并不是魏忠賢一手遮天,要不然哪兒還有朱由檢接班的機會?
而且外朝的大臣會搞黨爭,內廷的太監就不會狗咬狗了?就沒人恨魏忠賢恨得牙根直癢癢了?這怎么可能?
魏忠賢能爬到現在的位子,也是踩著別人上來的......而且他的性子又跋扈到了無腦的地步,不知道有多遭人恨!
所以宮中對魏忠賢不滿的太監,看到張皇后總是找魏忠賢的麻煩,而且和魏忠賢斗了幾次法,都不落什么下風,就紛紛聚攏過去,也形成了一黨。而天啟皇帝對張皇后又極為愛護,不允許魏忠賢傷害皇后分毫。
因此魏忠賢只能把斗爭的對象瞄準張皇后的父親張國紀,發動黨羽誣告彈劾,但是在天啟皇帝的保護下,也只是將張國紀放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