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自己在龍椅上坐了,跟著他的幾個文武則按照文左武右分列兩邊,李承運、劉朝這兩個太監,則站在了朱由檢左右。
眾文武一起向朱由檢叩拜行禮、山呼萬歲。禮畢之后,朱由檢朝著下面的文武淡淡一笑,一一掃視過去。
“平身。”朱由檢道。
臣子們全都站了起來,一張張堆滿了忠義謹慎表情的面孔,都對著御座上的皇帝老子。
朱由檢笑著道:“眼看著崇禎二年又到了頭......又是整整旱了一年啊!諸卿大多是陜西管軍管民的大吏,這大災之年的官,一定很不好當吧?”
這話說的人心里都是暖烘烘的......這小皇帝辦事雖然出格,但還是知道底下人的疾苦的!
雖然在場的陜西地方大員,大多都是貪官。但是陜西這邊旱成這樣,貪官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萬歲爺,”寧夏巡撫鄭崇儉出班奏道,“陜西雖然又旱了一年,但是托您的福,總算沒有出什么大亂子......只要不出亂子,旱災總是能過去的。”
“鄭卿說的對!”朱由檢看這個寧夏巡撫,心里面就是一陣愧疚——上輩子這個鄭崇檢就是被他這個昏君給糊里糊涂殺掉的!
這倒霉的忠臣在三邊總督任上還打了不少勝仗,也沒出什么大紕漏,還逼得張獻忠“詐降”。但是在他告老還鄉之后,戰況就急轉直下,先是賀人龍的部隊嘩變,再是張獻忠再舉叛旗后襲破襄陽......結果楊嗣昌“畏罪病死”,朱由檢找不到出氣筒,就把已經退休的鄭崇檢抓了按了個罪名給殺掉了!
后來想想,也覺得不好,挺內疚的......算了,這輩子對他好點,算是補償了。
“旱災總是能挺過去的,”朱由檢對“冤死”的鄭崇儉還是非常客氣的,笑著和他說話,“但是這旱災真也不知什么時候能過去?而且陜西的確貧瘠,又要負擔五鎮開支,實在難以應付。所以朕就想給陜西減負......咱們量入而出,減少一些兵將,鄭卿以為如何?”
什么?要裁減西北的兵將?
在場的總兵、副將們馬上就緊張起來了!兵將少了,糧餉肯定也會減少,他們這些總兵副將的權勢也會下降!
立馬就有幾十道目光射向鄭崇儉。
“陛下,”鄭崇儉眉頭皺了起來,“您打算減多少兵將?”
朱由檢已經把這幫不怎么能打仗,撈錢倒是一把好手的總兵、副將焦慮的表情盡收在眼底了。
他笑著說:“朕不說了,要量入而出嗎?先緊著一鎮的軍屯糧、軍屯草和各種折銀來吧......能收入多少,就先養多少兵,如果不夠用,在酌情增加一些。”
“那,那可就沒說什么兵了!”榆林鎮總兵吳自勉忍不住就插話道,“榆林一鎮只有五萬多石軍屯糧額,因為旱災的原因,實收只有一半......”
朱由檢笑道:“榆林就按照六萬石的糧額養兵吧......一兵按照20石計算,可以養3000精兵。再由陜西撥給民運及民運折色六萬,又能養兵3000。總共6000精兵,應該夠用了吧?”
6000精兵......當然是夠用的!現在榆林塞外的套虜、北虜朱由檢自己都收拾了,榆林鎮的兵不僅維持一下陜北的治安嗎?有6000人還不夠?
可問題是裁下來的幾萬兵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