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搶救大明朝 > 第1827章 朕要去砍人了!你們誰跟著?

          第1827章 朕要去砍人了!你們誰跟著?(1 / 2)

          其實朱帥鋅并不是因為害怕朱由檢才想要離開寧夏的,而是因為害怕寧夏餓兵而想要跑路的。發生在萬歷20年的哱拜之亂對他的打擊太大,以至于成了籠罩他一生的陰霾。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亂之中,慶王府被亂軍攻破。當時還是少年的朱帥鋅被生母藏在地窖當中才躲過一劫,而朱帥鋅的母親則自殺身亡。經過這次變亂,朱帥鋅這個王爺就對寧夏這塊地盤產生了恐懼。他覺得自己雖然貴為親王,卻猶如置身死牢,隨時會因為又一場哱拜之亂而喪了性命。

          而且隨著這幾年西北氣候越來越干旱,寧夏邊軍的生活越來越窮苦,慶王朱帥鋅覺得自己再遭遇一場哱拜之亂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如果他還是個“權崇制命,勢匹撫軍”的真塞王,倒還能想點辦法安撫寧夏邊軍。再不濟,也能喂飽了自己的幾個護衛,依靠他們去鎮壓企圖造反的邊軍——當年太祖高皇帝封朱帥鋅的祖宗慶靖王朱?的時候,可是給了三個護衛指揮使司、兩個圍子手所、一個儀衛司。這可是一萬七八千戶的精銳軍戶啊!如果經營好了,兩萬精兵都能拉出來......如果能有老祖宗慶靖王時候的水準,就慶王府的護衛拿出來,也能去復遼平遼了!

          可是現在朱帥鋅有什么?被一幫餓的眼睛都紅了的寧夏兵困在王府里面,天天提心吊膽......說句不怕人笑話的話,他在西安府的這些天,真的是他有生以來最安心的日子。因為西安府這里有皇帝的三萬帳前兵,各種反賊躲都來不及,再安全不過了。

          所以當他聽說朱由檢想要把肅王挪走,讓自己還沒有出身的兒子去甘肅當塞王的時候,他的眼睛都紅了——憑什么呀,憑什么撤肅王的藩不撤慶王的藩?肅王家好歹沒給亂軍屠過,他的慶王府可是被寧夏兵打破過!

          王府沒有實力,就只能靠那點神圣威嚴震懾人心。可是一個被亂軍屠過一次的王府,還能有什么神圣威嚴?

          知道自己沒有什么威嚴可以嚇唬人的慶王也真是機靈,今天主動出手,搶了肅王府撤藩移鎮的機會!

          “好!”朱由檢覺得寧夏也挺好,黃河百害,唯利一套嘛!所以就想答應了。

          可是肅王朱識鋐哪里肯把好不容易等到的“活命機會”拱手讓人?他家雖然沒有被亂軍屠過,但是甘肅邊軍兵變成風,早在嘉靖年間就鬧出過兵變殺巡撫的事情......巡撫殺得,藩王就殺不得?

          而且這幾年隨著甘肅邊軍缺糧少餉,生活困苦,小規模的兵變軍亂時有發生,雖然沒有鬧大,但誰知道下一次兵變會鬧成什么樣?

          早就想離開蘭州的朱識鋐也不等朱由檢把話說完,立即就搶著進言道:“萬歲爺,寧夏地處偏僻,兩邊都是大漠戈壁,要從寧夏出兵西征北伐,就得走沙漠,很不方便......如果陛下想在西陲之地封個塞王,還是封在蘭州吧。臣的肅王府剛剛修繕過,可以獻出來給新塞王居住。臣只求和福王、代王一樣,去南京享福。”

          他倒是想得開,連藩封之地都不要,去南京當個逍遙王爺就行了。

          朱由檢看著這個肅王,心里面又是一陣內疚——上輩子這家伙好像也是被自己坑死的。這家伙看著李自成一天天壯大,也急了眼,不顧藩禁約束,上疏請增筑蘭州城堡并重建護衛。

          可是朱由檢卻不予批準,就讓肅王一家赤手空拳的在蘭州等著李自成,結果全都被砍死了。

          想到這里,他就想答應朱識鋐的請求。

          “陛下,”慶王朱帥鋅哪里肯把活命的機會拱手相讓,也跟著加碼道,“臣也要去南京享福,臣還要請在慶府一系實行‘定子女’之法。”

          他那一系在哱拜之亂死了好多人,活下來的也都心有余悸,如果能讓他們去南京生活,情愿不當這個隨時送命的天家貴胄了。

          “臣也請定子女!”肅王朱識鋐也不相讓,也拿出了“定子女”的條件——所謂“定子女”就是自郡王以下,只封嫡長,而不封庶幼。那些中尉、將軍家的庶幼就當平民百姓了,當然也沒什么限制了。

          這樣郡王以下的宗室貴胄最多就只能“一傳一”——實際上會有許多中尉、將軍家因為沒有兒子而斷絕。所以宗室的規模就會在未來出現縮減,祿米的開支也就不會惡心膨脹下去了。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