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祖啊,”朱由檢看著老王爺,“你別看現在新野這里有百萬就食之眾就以為多了,等到明年春荒的時候,要飯的饑民恐怕得上千萬了......咱們如果不能帶著他們要飯,就得和這些饑民打仗了,這是打都打不光的敵人啊!”
在上輩子,崇禎的軍隊打不過后金軍是戰斗力不如,但是打不過農民軍卻不是戰斗力的問題,而是老天爺真不賞飯。
其實明末官軍的對內鎮壓能力還是很強大的,而且官府也沒到“爛到根”的地步。
包括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羅汝才在內,幾乎所有的流寇大頭目都曾經被官軍殺得大敗虧輸!最先起義的那些頭目,都被官軍一一消滅,到李自成上位時都已經換了三四茬大頭目了。
而這樣的戰績,還是在明朝官軍極度缺乏糧餉和朱由檢的一系列瞎指揮上實現的,要是明朝真的爛到根了......早就吹燈拔蠟了,哪兒能熬到崇禎十七年?
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太多的明朝文臣武將為了國家鞠躬盡瘁,并不都是貪官污吏。如果考慮到崇禎皇帝發出去的軍餉數額,他們這些官能用那么一點點錢支持到最后,也談不上有多貪......后來那個“自帶光環”的大清朝打個王囊仙都花了兩個億,那才真是升官發財啊!
而崇禎遇上的流寇能夠一次次的起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太多太多的人沒飯吃了。如果中原大地能在農民起義的低潮期來幾次大豐收,他們也就起不來了。
“陛下,”老王爺朱翊銘也知道黃淮大水的事兒,“真的會有1000萬饑民?這可如何是好?”
朱由檢嘆了口氣:“叔祖啊,咱們得讓湖廣人多繳糧食多納稅啊!他們現在不拿糧食出來,回頭饑民都反了,殺進湖廣,可就不是要飯了!張獻忠,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跟著朱由檢身后的張獻忠也不知道怎么了,居然在想著1000萬饑民造反掀翻大明朝的事兒......這事兒雖然大逆不道,但是張獻忠一想到這個心里就有一種豪情壯志!
正胡思亂想的時候,被朱由檢這么一問,頓時嚇出一身白毛汗,連忙道:“不會的,不會的......這些饑民都是好饑民,寧愿餓死,也不會造反的......”
朱由檢瞪了這個胡言亂語的賊頭一眼,笑著道:“朕不會讓他們造反,也不會讓他們餓死......朕要帶著他們去要飯,去湖廣、四川、江南要飯!誰不給,誰就是反賊!朕就讓饑民成軍,去殺光反賊!”
1000萬要飯大軍?
這是要飯還是要命?
朱翊銘一陣哆嗦,連聲道:“我給,我給......萬歲爺,我把府里的錢糧都拿出來賑災!”
朱由檢點點頭:“這就對了,您是宗室前輩,德高望重,湖廣無不敬仰,您得出來帶這個頭,匯集湖廣的士紳大戶一起商量怎么幫助朝廷救濟災民啊!你們湖廣有兩億畝田,其中至少幾千萬畝是水田。過往一年才納糧一斤......實在太少了,得加糧啊!”
“加到多少?”
“加到一斗!”朱由檢伸出一根手指,“不能只讓小農出,湖廣的士紳官員還有王爺都得出......叔祖,您得帶頭出!”
“一斗......”朱翊銘搖搖頭,“太多了!”
朱由檢冷笑道:“現在不要言多,等此間100萬饑民去了襄陽,便是一石都不多了!”
湖廣的田,年產的均數怎么都有一石五斗以上,好一點的田都要收九斗租子,納糧一斗根本不多。要真有百萬饑民擠到襄陽府去吃飯了,莫說一斗,一石也得出啊!
“可是,可是......”朱翊銘還是搖頭,“老臣可以帶頭,可是下面的人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
朱由檢想了想,笑道:“這樣吧,惡人朕來做,讓他們看一看棺材。您老德高望重,就當個為紳請命的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