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這也太急了吧?
“陛下,”袁崇煥忙道,“時間太急了些吧......諸軍來不及準備啊!”
朱由檢瞪了袁崇煥一眼:“你都準備了6年了,還沒準備好?當年你可和朕說要五年平遼的!”
袁崇煥臉一紅,心想:我是喜歡吹牛,可你也沒信啊!
“陛下,”一旁的劉策開口了,“現在我軍和奴賊是隔河對峙,而且小凌河水深,難以涉渡,需要時間準備船只。”
“什么?”朱由檢的臉色又沉了幾分,“對峙了那么久,你們連船都沒有準備?不對啊,遼西靠海,你們遼軍還以覺華島為轉運糧草之地,怎么會沒有船?”
遼西走廊靠著海,遼鎮的糧餉都從海路運來。不過不是直接運到遼西陸地上,而是先在覺華島堆放,然后再向遼西各地發送。
運糧到覺華島的差事卻是沙船幫承包的,而由覺華島再往遼西各處發運的活,則是由遼鎮自理的。
所以遼軍不可能沒有運糧的船......現在只是沒有渡河決戰的船!
“有船,有船......”之前和劉策說沒船的是袁崇煥,現在趕緊改口,“萬歲爺一提醒,臣記起來了......臣是有船的!”
“明天有嗎?”朱由檢問。
“明天......”袁崇煥想了想,“來得及,來得及,總能準備好幾十條,再多就得寬限些日子了。”
“到底是幾十條?”朱由檢沉著個臉,“一條船又能運多少人?袁崇煥,你不要和朕打馬虎眼,要給個準數!”
“有50條船,每條船都可以裝運100人!”
袁崇煥說的那是運糧船,一次可以運幾百石糧食,裝運100余人過個河當然不是問題。
“那就是一次渡河5000人了!”朱由檢道,“既然有了船,明日就出兵......袁崇煥、祖大壽、趙率教、何可綱!”
“臣在!”
被朱由檢點到名當然沒跑,全都站出來了。
“你們各出多少人馬?其中家丁多少?額兵多少?馬兵多少?步卒多少?報個數吧!”朱由檢語氣冷厲,“明日你們人人都要身先士卒,所以就別想著留后手余力了......有多少精銳,都給朕拿出來!朕帶著你們一起身先士卒,強渡小凌河,去和黃臺吉拼了!
到時候你們人人都得跟著過河......所有出戰兵將都過河后,朕就燒船!朕要學楚霸王項羽,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得,一個都跑不了了!
這回不是有人拎著尚方寶劍來督戰,而是那個批發尚方寶劍的皇帝親自逼上來了!
而且還不僅是督戰,而是一起過河,要破釜沉舟,要背水一戰......這是楚霸王再世了!
也不知道那個黃臺吉能不能和劉邦相比?
大帳之內的總督、總兵、副將,全都知道沒有辦法“幸免”了,這次真的要拼了,拼命保命,許還有活命的機會。所以都在心里面算開小賬了——得算算手下有多少真能打仗的?有一個算一個,有兩個就算一雙,都上陣去殺敵吧!
就在他們算小賬的時候,已經有帳前軍的參謀拿著小本子來計數了——得先弄清楚下面到底有多少能上陣的,才能制定決戰的方略啊!
而且明天還得點數,人數要是差太多,那可就得割腦袋祭旗了!
沒一會兒,各將所報的數目就送到朱由檢手中了,朱由檢略略加了一下,有六萬余人......這應該就是扣掉了輜重兵、打雜兵之后,真正的精兵的數目了。其中家丁有6000余人,騎兵有10000余騎。
朱由檢這才滿意的點點頭:“很好,明日三更造飯,五更出兵,全體戰兵都帶三日的干糧......劉策,余下的軍隊都由你來帶領,先往松山城堡屯駐,并準備慶功宴,等待朕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