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儒家后學,朱由檢當然不愿意讓這個儒家大興的時代在自己手中消失。更想利用《子論格物篇》的出世,來提振士大夫的人心,樹立自己的權威,同時也分散那些喜歡非議朝政以博名聲的名儒的注意力。
因為批評當朝再有力,也比不了在格物致知和自然之道上的一丁點突破!
朱由檢嘆了口氣:“我們儒家后學都知道,先圣晚年時,一直在苦苦尋道求道,希望可以找到窺見大道的門徑,哪怕早上尋得,夜晚變死,也可瞑目。
而實際上,先圣晚年已經尋到了門徑,留下了這部孔子遺篇,只是沒有來得及傳給他的學生,就魂歸大道了......而他傳下的遺篇,則散失在后來的亂世當中。只剩下在地下陪伴先圣和述圣的殘篇,在蒙元時期,被忽必烈所封的發丘達魯花赤耶律楚材在盜挖孔林時所得!而你們手中拿著的,就是孔子遺篇殘篇的抄本......”
“發丘達魯花赤耶律楚材?”陳奇瑜一愣,“耶律楚材還干過這事兒?”
“當然干過!”朱由檢點點頭,“朕是蒙古大汗,如何會不知道此事?當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汗位時,山東李璮背蒙歸宋,給忽必烈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而忽必烈為了籌集軍餉,就封了心腹耶律楚材為發丘達魯花赤......盜墓取寶,以籌軍費。而耶律楚材則盜掘了孔林,挖開了包括述圣公在內的許多孔子后人的墳墓,取寶無數,其中就有孔子遺篇的竹簡。而這個遺篇,后來就在蒙古汗室中傳承,最后跟著虎兔敦汗一起到了歸化城,才被朕得到的。”
得,忽必烈這下給朱由檢抹黑成了倒斗大汗了!而且還無從抵賴。因為這是蒙古汗廷官方認證的,說你是,你就是!
朱由檢笑道:“這是大道的門徑啊!為朕所得,正說明朕乃天命所歸!四位先生以為如何?”
這臉皮也真夠厚,自己說自己天命所歸......不過陳奇瑜、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四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手中的孔子遺篇,的確是大道之門。所以也沒有人懷疑這部《孔子遺篇》是假造的......就連朱由檢自己,也相信曲阜孔林地底下埋著陪葬的《孔子遺篇》。
但他沒有辦法去挖啊!
所以就只能編故事了,不過他也不怕人拆穿。因為《孔子遺篇》里面的道理都是真的,是大的,根本不可能造假!
而陳奇瑜、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四人也信了朱由檢的話。
這是大道之門啊!
就在他們四個人手中捧著!
這意味著大儒的歷史地位,對他們而言,可以說是唾手可得了。
因為只要用孔子遺篇里面的方法去尋自然之道,取得一點突破是比較容易的,這可比抱著四書五經鉆牛角尖強太多了!
而在自然之道時取得一點成就,那就是大儒啊!
“陛下可以得到儒家的大道,自然是天命所歸!”洪承疇摸著孔子遺篇的手都有點發抖了——激動啊!
他已經看完孔子遺篇,雖然沒有看懂,但他識貨!知道手里捧著的東西,就是大道的一部分!
“儒學已經多少年沒有人可以窺見大道了......”盧象升眼淚都下來了,“此書一出,得窺大道者,將會層出不窮啊!”
孫傳庭也道:“陛下得此大道之書,實是天命之所在......此書一旦公布天下,天下的讀書人可就有福了。”
他的話說到這里,八道目光,就一起射向朱由檢了——這個是先圣的遺篇,絕對不能埋沒啊!
朱由檢笑道:“朕已經打算利用這次南征的機會,將孔子遺篇公開......這兩年之所以沒有將之公開,是因為朕想讓孔先生仔細研究一下,確定并非偽造之后,再對外公布。而孔先生,就在瓊華島上專心研究《孔子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