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劍演變成這個樣子,兩人都心生慚愧,跪在地上久久不敢起身
“你們兩個跪的還真齊,若在國事要政上也能如此同心,那就真是天下之福了”皇后哀嘆了一句“都起來吧,別跪著了”
兩人起身后互相對望一言,心里都還帶著些許仇怨,各自想著和他同心?這輩子不可能了,隨后便重新入了座。
吳休之這個老狐貍,真的很會見縫插針“兩位大人的比試誤傷,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政見不合,互不相讓,才造成如此局面,老夫認為,雙方的意見,其實都各有利弊,這要是討論起來,三天三夜都不會有結果,無論皇后娘娘作何抉擇,以我晉朝國力,都還是可以應付的,老夫唯一擔心的問題就是……”
“哦?首輔大人到底擔心什么?”郡主忍不住發問到
吳休之環顧四周,以王國寶、何牢之為首的兩黨也都注視著自己,都希望能幫著他們說話,可吳休之卻誰也沒有理會,向著皇后說“團結,這是老夫最擔心的問題,如今朝廷,兩黨分明,互相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無論南下還是北上,只要他們不團結,那么到頭來還是會和剛才的比武一般,敵人未傷分毫,就先誤傷了自己人啊”
這番話說的很妙,用一種更高的層面分析了南下北上之爭,任誰都挑不出毛病來,可皇后聽了卻有些不悅,因為都知道,目前王國寶一黨的勢力明顯是占據上風的,所以眼下所謂的團結是什么呢?是讓王國寶方的多數人改變想法,去迎合何牢之嗎?吳休之明顯不是這個意思“那依首輔大人所言,我們應該……”
吳休之沒有直接回復,而是看向了何牢之“老夫素來敬佩將軍的高風傲骨,將軍戰功卓著,為我晉朝的繁榮鼎盛立下了汗馬功勞,發兵南下,自然是得你所愿,可如果北上呢,將軍您是否能做到與群臣同仇敵愾、團結一心呢?”
何牢之心想這話問的太損了,簡直就是道德綁架,因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如果皇后娘娘決議北上,末將自然不會再提南下之事,與朝廷共進退,可皇后娘娘還沒……”
“很好!!”吳休之也不等他說完“我就知道將軍深明大義,有將軍同心,我晉朝何往而不利,臣建議,任何牢之為上將軍,發兵北上,聯秦滅燕,一雪燕國欺晉之恥。”
王國寶一黨的人,見吳休之表明了心意,也紛紛跪下附和“請皇后娘娘準奏,發兵北上,聯秦滅燕!!!”
除了王謐、何牢之等寥寥數人還沒有動,亭內的其他大臣全都跪下了,這準奏的呼喊聲音壓的皇后有些喘不過氣來
沁陽郡主是明白皇后心意的,見何牢之中了吳首輔的話術,心里很是著急“按理說,我是外臣,不應該參與進來,可我同樣也是晉朝的兒女,所以也想在此表一下心跡”
皇后剛被群臣架了起來,正愁著找一個臺階呢,沒想到郡主就適時的拋來了“沁陽不是外人,但說無妨”
“皇嫂最后的決議如何,我不敢妄自揣測,可畢竟管理蜀地多年,我還算積攢了一些兵馬,蜀地同燕國,距離實在太遠,怕也是有心無力,可如果南下,我倒是還能幫上一些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