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總管拿著洛陽送來的軍報,當眾宣讀:
罪臣何無忌跪北而望,遙拜皇上、皇后圣安,數月之前,我北境軍中偶發疫病,罪臣當時認為,染疫者不過數十人,待天氣轉暖,情況定有好轉,便沒有上報朝廷,可數月已過,染疫者卻擴至百倍,且毫無康復跡象,罪臣惶恐之極,特此上報,望皇后娘娘免除罪臣軍職,一切責罰,罪臣愿一力承擔。
軍報讀完,群臣嘩然
“這……按照軍報所講,洛陽有近萬將士染疫?”
“若真如此,叫我大軍如何北上伐燕……弄不好再全染了病……”
“何無忌要早點說也就罷了,現在才說,這不是貽誤軍機嗎”
這樣一件突發的事情,讓大臣們激烈的討論了起來
尤其是王國寶,對他來說就像晴天霹靂一樣
何無忌的一番話,已經將北伐的路線徹底堵死了
可他并不想就這樣死心
“皇后娘娘……這疫病之事,也不算罕見,哪國軍中一年不得病死一些,何將軍會不會……小題大做了啊”
王謐一聽這話就來氣
“王國寶大人,疫病之事,豈容兒戲對待?都已經近萬人傳染了,你還要把它當做小事嗎?若我大軍北上,盡數染病,這個責任你擔嗎?”
這個三連問,似乎將王國寶問住了
“哎呦,王謐大人啊,我又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想說,早不染疫,晚不染疫,偏偏我軍準備北上的時候染,未免也太巧了吧”
何牢之聽這幫人吵了一通,尤其是王國寶的話,還真讓他說到了點子上
何牢之心中清楚,此時染病當然不是巧合,單純就是為了阻止你聯秦而已
“王國寶大人,天降疫病,難道還要選個黃道吉日不成?”
何牢之說罷,便向著皇后跪了下來
“皇后娘娘,此事吾兒無忌,的確有治軍無方,貽誤軍機之責,他之過錯,臣也不愿求情,望皇后娘娘按軍法處置,是殺是剮,臣……臣……也無話可說”
前面幾句還好,后面幾句說著這眼淚就流出來了
畢竟是親生兒子,做父親的哪能如此冷血
當然了,何牢之也清楚,罪是要認的,可皇后娘娘也必然不會真的處罰。
吳休之也是沒有料到事情會這樣發展
他之所以支持王國寶北上,完全是因為在他看來,北上是符合國情的,而并非是與王國寶同流合污
此刻的他又站了起來,這次應該不是坐累了,而是真的坐不住了
“皇后娘娘,事情既已發生,現在也不是該定罪的時候,老臣認為,既然北上之路已斷,那我軍……也許真是到了該南下的時候”
吳休之……他居然倒戈了
這可把王國寶震到不行
他深切的知道,吳休之才是朝廷的風向標,有他支持北上,自己才有恃無恐
可如今他竟然倒戈了
“這……首輔大人……您不是一直同意北上的嗎?怎么……怎么這就變了呢,就算是有疫病,咱還可以想想別的法子嘛”
“老臣雖然認為北上對我晉朝有利,可那是在沒有疫病之時,縱然會有別的法子,繞路而行,或者等上數月,但這也是耽誤軍力與時間啊,反觀南下,則完全沒有這層隱憂,所以王國寶大人,又何必舍易而求難呢”
吳休之這些話,還是很有道理
朝中的一眾墻頭草們也開始了各自的表演
南下,已然成為了大家認為最完美的結果
除了王國寶,沒有不贊同的
“微臣附議”
“吳首輔所言甚是,微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