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何牢之領兵南下,吳休之都沒有再上朝,說是病了
這個首輔大人,年紀已經很大了,再加上朝中政務繁忙,久而久之勞累成疾,身體有恙也算常事,皇后十分理解,平時便由著他在家休養,基本不會過問
可這次生病的時間點,恰恰是大軍南下之后,這就讓皇后有些納悶了,便想著來吳休之家中看望一番。
吳休之此時正在菜地里澆水,聽聞皇后駕臨,似乎并沒有感到意外
“老臣拜見皇后娘娘”
身著家居布衣的吳休之,放下手中的水瓢,欲跪下行禮
“首輔大人您年事已高,以后這禮啊,就不必行了”
皇后還是挺通情達理的,知道他身體不好,便讓下人趕緊扶他坐下
“首輔大人,本宮幾日沒見你上朝,原來是病了,今日特來探望一番,希望沒有打擾到你”
吳休之聽完,嘆了口氣
“哎,老臣這病,說出來,都怕皇后娘娘笑話,實在是……實在是難以啟齒”
“哦?”
皇后越聽越奇怪,不禁問到
“首輔大人就不要打啞謎了,直說便是”
吳休之自己也很無奈,看著身前這些剛剛種下的菜苗,苦笑著說到
“老臣……老臣只是前幾天……損失了幾百兩銀子,這才……哎,不提也罷,一想到這銀子啊,老臣就頭疼”
這個病因,皇后可著實沒有想到,堂堂首輔大人,竟然會為了幾百兩銀子急出病來
“哈哈,本宮知道你為官清廉,一進你的府門,就絲毫看不出是這居然是我朝首輔的家,本宮還以為走錯了呢,不過這銀兩終歸是小事,明日叫下人從永安宮薪俸里提一些出來,給你貼補家用便是”
皇后說的沒錯,吳休之的家確實寒酸,就連他現在穿的衣服,都是打過補丁的,這一點上,與王國寶可謂大相徑庭
吳休之本也不是那種鉆到錢眼里面的人,人品官品都還是很正的,在朝中做事,也有一套自己的原則,只要是對朝廷有利,他不在乎得罪任何人,群臣對他是既尊重又害怕。
在皇后提出貼補他銀兩之后,他便一口回絕
顯而易見,如此一位飽讀詩書的人物,怎么可能會被銀子急出病來,這不過是他裝病引皇后前來的說辭罷了,而且他找皇后的目的也絕不在銀兩上。
“首輔大人既然不要,那本宮就想知道了,到底是怎么損失的這些銀子,難道府里進了賊人?”
皇后終于問到了這句,接下來才是吳休之真正想說的
“皇后娘娘,倒也不算賊人,此人是老臣的一個遠親……因家中貧困,便經常向老臣借些營生,起初的時候啊,只是借糧食種子,回去耕種,糧食長成之后便也還了回來,后來就開始借幾袋米,幾袋面之類,老臣心想,這也沒什么,總不能叫我看人家餓死吧,也便借了,此人還算守信,過些時日,依然如數歸還……”
吳休之可能是剛才給菜地澆水,澆的滿手都是泥土,說到這時才注意到,但他也不在乎,只是雙手互相搓了搓
“就在前幾日,他又向老臣借了數百兩銀子,說是子女生了病,要錢醫治,老臣家中就算再不富裕,幾百兩湊一湊也是能湊夠的,而且念在之前的交道,他都能到期歸還,便將銀子給了他,可誰曾想,這人拿到銀子,竟然直接遷走了,老臣尋了數日,都沒有找到……”
皇后這一聽,第一感覺他是在講故事,而非身親經歷
心想著這個吳休之,肯定是有什么話要說給我聽,而且每次都是七彎八繞的
雖然皇后看了出來,可也不好揭穿啊
“所以首輔大人的意思是?”
吳休之手上的泥土搓的差不多了,也到了進入正題的時間
“老臣的意思是,人啊,在沒有足夠大的利益誘惑面前,是不會顯露本心的”
皇后是明白人,這些話她是聽懂了,再結合吳休之得病的時間……
“首輔大人,莫非你指的就是……何家?”
吳休之見皇后一語中的,心里很是欣慰,這幾日的病也算沒有白裝,便接著說到
“何家父子,如今一個在南,一個在北,而且掌握著我晉朝八成的兵力,那日席間,王國寶說的并沒有錯,一旦他們父子二人反撲建康,只怕我們半日都守不住……這個利益誘惑對何家來講,已經足夠大了吧”
如果帶兵的是別人,皇后當然會仔細思量這個問題,可是何牢之父子……還是很值得信任的
“首輔大人,何將軍入朝也有幾十年了,這幾十年中,也并非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機會,如果他想反,只怕早就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