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近日都不怎么開心,尤其是那天從吳休之家回來,越發覺得這個老狐貍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不過對她來說,何牢之仍然值得信任,并且糧草的供給還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何家應該不會有什么意外舉動
眼下最讓她擔心的,其實是荊州,如果不能安撫住桓玄,那事態可就不好控了,畢竟桓玄也知道大軍此時南下,建康守軍正空虛著呢……
想了又想,還是狠下心來,招桓謙入了宮……
“微臣拜見皇后娘娘”
桓謙也不知皇后叫自己何事,但十有八九應該與聯姻有關。
“愛卿不必客氣,起來吧”
“不知皇后娘娘,喚微臣前來,所為何事?”
皇后剛才下的決心還很大,可真正要聊的時候,心卻又軟了,話就在嘴邊,一下子竟不知如何開口
………………………………
司馬英那日在寺中與姜毅見了面,談到了讓姜毅去臨川任職的事情。
回宮后便想著找個機會跟皇后說,自己求情,皇后應該會答應的
今天無事,就來到了永安宮,門口的太監告訴她,桓謙大人在與皇后議事,沒有讓她進去
司馬英一聽是桓謙,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母后找桓謙來,還能有什么事……
她此刻給姜毅求職的心思一點都沒有了,心里不斷的安慰自己,說不定就是在聊京口的政事,是自己想多了……
可這分明是自欺欺人,他們到底在聊什么,司馬英是一點底都沒有,她實在不愿相信母后真會將自己嫁到荊州,如果真是如此,活著也就沒什么意思了
顧不上太監的阻攔,她拼命向宮門跑去,迫切想要知道里面的談話內容
太監一個一個的擋著,司馬英自知無力抵抗,便摘下了頭發里的簪子,頂在自己脖子上
“誰敢攔我,我就死在這里”
見此情形,太監們紛紛跪在地上,希望她千萬不要想不開
“都閉嘴”
司馬英含著眼淚,威脅太監不要出聲,不要阻攔,自己則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永安宮門前,偷聽了起來。
………………………………
皇后沉思片刻,也知拖下去并不是辦法,該做的事情終歸要做
“桓愛卿,本宮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令堂兄桓刺史如今……沒有正房夫人是吧”
桓謙毫不意外,就知道皇后找自己,一定是這件事
“回稟皇后娘娘,是的,堂嫂夫人病逝已久,堂兄他因為平時忙于荊州政務,這個人私事嘛,也便無暇顧及了”
皇后此時并不知道司馬英就在門外,自己的每一句話,她都能聽到一清二楚
“桓刺史為了荊州,為了朝廷,所付出的辛苦,本宮都看在眼里,外事他應付得了,可這內事……還是需要一個夫人打理的,你說對吧”
桓謙當然明白,皇后就算有聯姻的想法,也不會主動提的,公主畢竟身份高貴,哪能上趕子呢
“皇后娘娘所言甚是,微臣前幾日還通信勸說于他,可他卻說……”
“桓刺史說了什么?本宮面前,直言便是”
桓謙裝出一副苦惱的表情
“他說……他說已經收到了公主轉贈的出師表,萬萬沒想到,公主竟是如此善良,如果能娶公主為妻,此生足矣,可惜堂兄也自知配不上公主,這另娶之事嘛……以后也不會再談了”
皇后聽罷笑了起來,不過至于真笑假笑……就不好說了
“桓刺史真的有意英兒?”
“回稟皇后娘娘,公主之德名美貌,天下可謂無人不知,如此良人,世間怕是沒有人能不動心吧”
皇后也許真的被他說樂了,臉上的笑容又增加了幾分,可問題是他說這些東西也沒什么意義啊
她并沒有回應,而是端起了茶水,慢慢品了起來
很明顯,她是在等,等著更有意義的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