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又何嘗不是,畢竟在將軍府幾十年了,對于何無忌必然視同親人,他接著說到
“回來的人說……無忌公子他……他傷勢很重,根本無法行動,孤零零的躲在山澗里,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了……若再晚發現幾日,就怕是……哎……”
這話說完,何牢之本來還是泛紅的眼眶,終究還是決了堤,緊緊的握起了拳頭,憤怒的向桌案錘去,咬著牙說到
“吳休之!!!本將軍定要了你的命!!”
此時再發火也沒用啊,還是趕緊將人救回來才行
“快……快派人去……”
劉裕早就等不及了,他與何無忌可是結拜兄弟
“將軍,讓我去吧,我一定將無忌兄平平安安的帶回來!!將軍!”
何牢之的話都沒說完,就被劉裕搶了先,他也十分欣慰,知道這兄弟倆的交情,而且本身對劉裕就很信任,派他去也算是最佳人選了
“好,好,劉裕,你……你帶上一隊兵馬,速去速回,定要平安回來才是”
劉裕沒有半分遲疑,抱拳說到
“末將領命”
說完便匆忙出了軍營,帶著一隊人就出發了,奔許昌而去
救回何無忌,這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劉裕和他的關系,這么多年的兄弟情,當然不希望他出事,另一方面,就是這次兵變了,何無忌平安歸來,說不定能成為這件事的轉機,至少劉裕是這么認為的。
………………………………
覆舟山的營地中,建康來的人都安頓好了
陳藩、司馬健和幾個大臣聚集在皇后的主帳,研究起了當前的形勢
對于這次兵變,皇后是萬分悔恨,正是她的錯誤決策,對何牢之的不夠信任,才導致北府兵投敵,可事情發展至此,后悔是沒有用的,就算別人再怎么沮喪,她也要站出來,用盡一切辦法渡過此劫才行
“本宮出城之時,就已經派人向各州求援了,如無意外,一個月內,他們的兵馬便能到建康城外,屆時再配合我們的兵馬,定能將建康奪回來!!”
陳藩掌兵多年,他察覺的出,這個方法雖好,可有一個條件,就是皇后說的“如無意外”,所以問題就是“意外”這關能不能邁過去。
司馬健也清楚這一點,愿景雖好,實施起來難度卻很大
“母后,兒臣有些話,不知……”
“這都什么時候,直說”
司馬健得了令,便清了清嗓子,說到
“母后,即便……即便各州諸侯一個月內必到,兒臣也擔心,沒等到他們,我們就先被桓玄找到了,其次,就算桓玄沒找到這里,到時我們所有兵馬加起來,對付荊州軍或許還有一戰,可如果加上北府兵……兒臣認為我們的勝算……不足三成,更重要的是……這次朝廷生亂,必然會引起周圍各方勢力的注意,尤其是燕國和南面的盧循,他們如果趁火打劫……”
陳藩的憂慮也是在此,都被司馬健說了出來
皇后聽明白了,以上情況她豈會沒有考慮到,司馬健說的這些,可以說是一定會發生的,所以破題的癥結嘛……
“母后,兒臣并非是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以上所言,不過是就事論事……”
皇后本來就沒有怪他的意思,欣慰的看了司馬健一眼
“健兒是真的長大了,分析的如此通透,那你認為,此題可解?”
說到解決方法,司馬健猶豫了一下,似乎也沒想出來
他還是年輕,比起陳藩,著實差了些火候
“皇后娘娘,末將認為,癥結所在,就是何牢之,如果北府兵能重歸朝廷,那奪回建康,也就指日可待了。”
皇后苦笑了一聲,陳藩說的一點錯都沒有,北府兵……想到這里,一種負罪感油然而生
“王謐留在建康,他會找方法勸說何牢之,本宮……本宮確有對不住何將軍的地方,哎……現在說這些也無用,只盼王謐能有所斬獲吧,只是如果王謐失敗了,又當如何呢?”
是啊,北府兵若不能歸復,晉朝的未來就是無法想象的,難道真要讓桓玄改朝換代嗎
陳藩對于這個問題,默默低下了頭,他并不能提供什么好辦法
司馬健同樣如此,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皇后看了看兩人,眼眸微動,淡淡的說出了破題方案
“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