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葉峰才過來,在謝爾頓即將說錯話的時候提醒他,說錯話之后立刻讓他道歉,免得太過于得罪人。
不過葉峰過來之后,也知道自己想多了,因為張云和王超,和謝爾頓其實是同一種人。
他們聊天很聊得來,有關科學方面的東西,一聊起來就能說個不停,從他們臉上興高采烈的表情也能看出來,科學就是他們交流和交際的工具。
葉峰在這里,反而有些礙事兒了,還是王超年齡比較大,怕葉峰尷尬,偶爾和葉峰聊一聊。
當然,內容也讓葉峰挺尷尬的,就是詢問了一下葉峰年級多大了,老家是哪兒的,豆腐腦是喜歡吃甜的還是吃咸的等等。
葉峰聽著王超的話,開口道:“王老先生,雖然你們都是社會精英,不過我好歹也是一個大學生,學的是計算機,咱們可以聊點稍微有深度的話題嘛。”
“前段時間,我和幾個院士一起向高層建議,我國應該制定大數據國家戰略,構建研究平臺,制定行業標準,你覺得大數據潛在的發展前景和效益在哪里?應該如何讓創新鏈和產業鏈有效嫁接?”
“咱們還是聊聊豆腐腦的話題吧,我覺得咸豆腐腦比較好吃……”
“咸甜之爭由來已久,咱們就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來論證一下,豆腐腦應該吃甜的還是吃咸的,通常來講,賣豆腐腦的地方,都有豆漿賣吧?”
“是這樣的。”
“豆漿算是豆腐腦的前身,鹵水點豆腐,就是將豆漿點成豆腐腦,沒錯吧?”
“沒錯。”
“豆漿是甜的還是咸的?”
“甜的。”
“這不就對了,豆漿是甜的,豆腐腦是豆漿制成的,算是豆漿的兒子了,子承父業,所以豆腐腦理應是甜的。”
“不對不對,照您這么說的話,豆腐腦的下游產品,豆腐皮、豆腐干,都是咸的,從下往上推,豆腐腦也應該是咸的才對。”
葉峰和王超院士理性的討論著,而謝爾頓和張云同樣聊得很開心,同樣你來我往的。
只不過,一個聊得是豆腐腦,另一個聊得是量子陀螺儀。
謝爾頓和張云越聊越開心,讓張云給謝爾頓做助手的事情,也算是定了下來了,不過葉峰和王超聊得聊得卻來脾氣了,兩人開始客氣,那只是因為還不熟悉。
而事實上,葉峰也好,王超也好,都將地方視為異端,認為對方的吃法根本不可理喻。
所以聊到最后,王超道:“哼,我不和黃毛小兒做無謂之爭!”
“我也不和半只腳踏進棺材的老頭子爭辯!”
“哼!”
“哼哼哼!”
最終,王超院士氣呼呼的回京城了,張云的話,和謝爾頓相談甚歡,自然是留在了明州市,實驗室的地址已經選好了,已經開始購買設備了,這些需要張云和謝爾頓一起進行了。
張云的報酬方面,葉峰給他開到了兩百萬元,張云的能力當然不容置疑,不過他終究只是一個助手的角色,謝爾頓才是主體。
而且謝爾頓已經有著完整的技術了,只是要實現這個過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