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不懂寡人之疾的意思吧,聽下去就明白了。
在北京時,外面傳說陳仲甫就常跑八大胡同,當時的陳仲甫就是一位名人了,因此,街頭小報說三道四。
對此,高君曼早已有所聞,只是悶在心里,畢竟是自己選的男人,怎么也沒脾氣。
可正是這樣的原因,才讓陳仲甫在以后的日子里接二連三的犯下過錯,同時,高君曼為患上了重病。
姐妹們,真的是遠離渣男,長命百歲啊!”
“特別是五四運動后,陳仲甫回上海灘創建華夏共同生產黨并當選***,名聲大噪。
然而,他的妻子高君曼常常指責陳獨秀有外遇,尋新歡,在“經濟上接濟心愛的人,在身體上找尋新的愛人”。
當時候因為陳仲甫沒有職業,也沒有固定的收入,其經濟來源主要靠《獨秀文存》的版稅和稿費,這期間家庭收入明顯減少,常常弄得生活拮據,這就不得不使高君曼感到懷疑和困惑,同時也為家庭的瑣事感到煩惱。
與此同時,組織上也有所察覺到陳仲甫先生的不對勁,也有過關心詢問,但他總是守口如瓶,一個字也摳不出來,而他的住址常有變動,連他的秘書都不知道。
更有甚者,1926年1月初,陳仲甫突然失蹤了——沒有到機關看文件,連秘書也恐慌起來。
秘書報告瞿秋白、張國燾等負責同志,他們也深感驚愕,不得不派人多方探聽,四處查尋,但也未覓得蹤跡。
于是,大家絕望了,以為陳仲甫已被反動派秘密殺害了。
張國燾幾乎落淚地說:
“老頭子(陳仲甫)如果要做官,可以做很大的官,想不到今天落了這個下場。”
而他的長子,當時時任廣州區委書記的陳延年,也感到蹊蹺,怎么近來不見父親寫的文章呢?
陳仲甫身為***,失蹤非同小可,如果被國家民眾黨右派分子陷害,事情可就大了。
于是,秘書任作民在《民國日報》上登了一則“尋人啟事”,感到事情不妙,后果嚴重。
同年2月,在燕京召開的華夏中央特別會議上,第一項議程竟是討論陳仲甫“失蹤”的問題。
不料在會議期間,陳仲甫突然發來電報說:“已能扶病視事。”
這樣,大家才松了口氣,可算是有了消息。
大約一個多月后,陳仲甫裹著一件厚厚的大衣,脖子上纏著一條圍巾,突然來到機關,使同志們既驚又喜,不禁七嘴八舌地問他:“陳仲甫***,你到何處去了?”
他笑著解釋說:“生了傷寒病住進醫院,以為會很快好的,同時,也怕給大家添麻煩,所以,沒有告訴機關,請大家原諒!”
然而,大家對陳仲甫的突然“失蹤”仍感是個謎。
后經多方探尋,才得知他和一位年輕貌美、亭亭玉立的未婚女醫生尋歡作樂。
因陳仲甫有胃病常常去醫院請這位女醫生看病,天長日久,兩人感情就漸漸粘合在一起。
同時,這位年輕的女醫生也被陳獨秀之名所迷惑,這就和高君曼當時迷戀上陳仲甫是一個道理。
這個渣男,縱然有這天大的才華,傲人的才氣,也改變不了他渣男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