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未曾,只是見大王仁德,有賑濟流民之意,所以才冒死進諫。”
許成躬身說道,雖然他的官職被林凡一降再降,但許成卻并無怨言。
新舊交替在朝廷之中更是嚴重,新皇登基,清理上一代的臣子,在正常不過了,林凡溫和的將他們下派到縣里為官,已經是十分仁義了,而且林凡還向他們說過,崗位調動,只是工作需要,俸祿照舊!
“晉寧之戰,我軍繳獲的是敵國物資,自然當歸于國庫,不過如今晉寧縣是我恒國的領土,晉寧縣的百姓就是我恒國的百姓,百姓苦難,作為國君,本王自不會坐視不管。”
“朝會過后,蕭愛卿從國庫調出200萬單位糧食,由神策軍押送至晉寧縣,作為賑災物資,縣令許成、縣尉黃信兩人規劃、發放。”
“同時,播種之事尤為重要,不得拖延,若有百姓家中稻種已經沒了,可申報當地官府,然后向朝廷申請相應數量的稻種,不得有任何延誤!”
“微臣遵旨!”許成、蕭嘉穗、哥舒翰三人出列領旨。
對于晉寧縣之事,其實真的把百姓手中繳獲的那些還給他們,也不會對恒國傷筋動骨,但如果真的全部歸還他們,那他們就會覺得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他們的,朝廷還給他們是理所應當。
而如果林凡不提此事,單純的運輸物資去晉寧縣賑災,晉寧縣的百姓反而覺得林凡是一個體恤百姓、仁德圣明皇帝,變得更加的擁戴他。
這就好比你每天都給他一塊糖,突然有一天不給了,他就會覺得你欠他一塊糖;而如果你每天打他一頓,突然有一天不打了,你就會覺得你對他好了,人性就是這樣讓人難以琢磨。
“大王,臣亦有事啟奏。”衛生司郎中孟浩然出列。
“準奏!”
“大王,農業的豐歉直接影響國計民生,因而歷代帝王對春耕都尤為重視。每年立春后,一般,帝王都會在一塊特定范圍內的耕田里親自示范扶犁耕田,以號召全國民眾積極耕田勞作,昨日已是春分,最近已經有少部分地區百姓開始耕種,大王今年是否依舊舉行“親耕禮”?”
“目前已經過了最佳時間,不過該有的流程還是應該走走,此事一切從簡,就在后天舉行吧。”林凡說著,又繼續道:“孟愛卿,此事由你負責,可有問題?”
“承蒙大王賞識,微臣一定不會讓大王失望!”孟浩然在唐國時候,便一心求仕,然而卻不得李隆基任用,如今來了恒國,林凡重用他為一司郎中,讓他一下子渾身熱血,想方設法的想要干出一番業績。
而這一次的“親耕禮”便是孟浩然左思右想出來的政事,原本他只是提議一下,證明自己關心國事的,沒想到林凡竟然同意了他的想法,不由得有些欣喜。
覺得這是林凡對自己的重視,暗暗下定決心,就算一切從簡,也要把此事辦的漂漂亮亮的!
“還有哪位愛卿有事要奏?”
讓孟浩然退回去后,林凡再次詢問,而這一次,林凡足足等了3分鐘,也沒有哪位臣子出列,至此,本次朝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