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晟攻破嶺南縣城不久,于嶺南縣城旁的霖城鎮外的一處丘陵,正帶領著兩萬五千神策軍主力一路向嶺南縣城推進,企圖與李晟匯合的哥舒翰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卻是默舟鎮鎮撫使哈蘭生,在聽聞嶺南縣城遇到一伙賊兵突襲后,深感建功立業的機會已經到了,當即找到了默舟鎮當地的阿匍,通過他們的威望,招納了附近的大批回族士兵。
又傾家蕩產花上了三十萬兩銀子的巨款,在從臨村的各弓箭社、鄉兵、茶商武裝、大戶護院處招募了大量兵馬。
在自己手上原有一萬回兵的基礎上擴軍到了兩萬人,在霖城鎮會合了白馬鎮、伶仃鎮援軍后,合4鎮之兵,總兵力高達四萬五千多人。
宋國能隨隨便便的聚攏個幾萬士兵的原因,就要涉及到歷史了,雖然宋國重文輕武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其實宋國民間的武德一直非常充沛,北宋民間尚武之風仍在,大大小小的弓箭社,他們的戰斗力還要強于已經頹廢的三衙禁軍。歷史上宗澤一呼百應集結的數十萬義軍,大多就是來自于這些弓箭社中。[space]
到了南宋時期,在金蒙入侵與內亂頻仍的局面下,為消除外患、鞏固政局,南宋朝廷不得不承認地方武力的地位,并積極團結、整合了民間各義軍,弓箭社等龐大武裝力量。
這些有別于中央正規軍的地方武力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地方官員籌措財源、兵甲、招募當地民眾,加以組織訓練的地方軍,如廣東摧鋒軍、福建左翼軍、湖南飛虎軍等;另一類是由地方民眾自籌財源、槍械,組織而成的地方自衛武力,如各鎮撫使、兩淮山水寨、茶商武裝等。
而《逐鹿》里,宋國主要復刻了南宋的諸多機制。南宋那龐大的地方軍體系,也跟隨著出現在了祥興郡中。
而面對這宋國鄉兵龐大的軍勢,哥舒翰除了初次交手有些驚訝,但在擊退了哈蘭生的幾波沖鋒后。便迅速冷靜了下來。
對方兵力大約在四萬左右,足足是自己的兩倍。但是敵方軍隊的戰力,似乎只有二階水準。
而且對方將領在指揮大將在指揮軍隊進攻時,有很大的滯塞,看來似乎是臨陣換將的結果。
不對……
仔細觀察宋軍軍陣,哥舒翰很快就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判斷。
從陣型布置上看,對方居然犯了不少初學者才有的錯誤。看來敵軍主帥還是個雛。這樣看來,雖然自個的神策軍在翻山越嶺之下消耗不少。但憑借著神策軍的實力和自己的指揮,己方的勝算,倒也不是太低。
想到這,哥舒翰當即開始試探性地發動了反擊。嚴格來說,雙方間的戰力對比還是半斤八兩,畢竟一邊是翻山越嶺而來的疲憊之師,一邊宋國鄉兵臨時組成的烏合之眾。但是讓哥舒翰沒想到的是……
“宋國的將軍都廢物嗎?”
見到在被自己數次擊退,依舊源源不斷的發動人海沖鋒,居然完全不去重整陣型的宋軍。
哥舒翰直接無語了,之前那幾次進攻,作為初次交鋒,想趁著自個立足未穩,打自己一個出其不意,還能理解。但眼下自個都已經列陣完成了,居然還傻乎乎的沖上來?用的還是添油戰術,這簡直是送人頭啊。
更讓他無語的是,當他按照自己的經驗,習慣性的讓神策軍結槍兵方陣防御,再配合一個騎兵迂回側翼反擊后。居然一下子就打穿了宋軍前鋒側翼,將宋軍前鋒陣型攪的大亂。
而在見到神策軍倒卷著宋國鄉兵,一路逆推過來后,另一邊正位于宋軍帥旗下的哈蘭生也懵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