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蒲察官奴在內部做接應,恒軍在入城巷戰之際,可謂是占盡了上風。戰斗只持續了三個多時辰,在趙云出手斬殺了帶人拼死抵抗,有著九階實力的金軍勇將郭祿大、郭蝦蟆兄弟二人后。恒軍便徹底掌控住了局面。
而戰斗能夠如此順利,除了恒軍悍勇的原因外。也是因為金軍大勢已去下,不少漢軍將領不愿再為金國效死。比如金國三大特殊兵種之一“花帽軍”的主將完顏仲元,就在恒軍入城,象征性的抵抗一陣后,便放下武器,朝恒軍大將雷萬春投降了
完顏仲元,完顏乃是賜姓,其原名為郭仲元,本是漢人,號稱金國南渡后,最后一位元帥。歷史上,其人領軍力戰蒙古,于鳳翔之戰中,力戰蒙古四杰之一木華黎與他指揮下的蒙夏聯軍。此戰異常激烈,郭仲元副手馬慶祥,部將胥謙父子陣亡。使得一代名將木華黎也不禁哀嘆:吾奉命專征,不數年取遼西、遼東、山東、河北,不勞余力;前攻天平、延安,今攻鳳翔皆不下,豈吾命將盡耶!
此戰后次年三月,木華黎病逝聞喜。而成吉思汗鐵木真在聞知消息,結束西征之后。甚至親自領軍圍攻鳳翔。但在郭仲元如銅墻鐵壁防守下,堂堂一代天驕,也碰了個滿頭包,直到數年后郭仲元病逝,蒙古大軍才奪下鳳翔。
可以說,如果不是見到金國大勢已去,戰心已失。在這樣一位強力統帥指揮下,哪怕有蒲察官奴帶路,孟珙想要拿下金都,恐怕也得費一番功夫。
而另一邊,城內金軍,在得到郭祿大兄弟二人陣亡,郭仲元帶著花帽軍投降恒軍的消息后。心知金國已無力回天的他們,當場痛哭流涕。除了如統領緋鬲羽翅的完顏王善,以及金國樞密副使完顏仲德、左副元帥仆散安貞等少數人,帶人對恒軍發動了最后的自殺沖鋒,求仁得仁外,大多數人也選擇了放下武器。
此戰,孟珙以近三十萬的傷亡之數,殺敵三萬余,占比上足足達到了10比一。但這三十萬中,有二十七萬余都是金國降兵與金國女真百姓,真正的恒軍不足兩萬而已。
而由于種族原因,再加上孟珙的行為,導致金國愿意投降的將領并沒有多少,其中能算大將的也就蒲察官奴、郭仲元、張惠、武仙、完顏合達、馬慶祥、胥謙父子寥寥幾人。像完顏綱、完顏達吉不、赤盞合喜、完顏斜烈、張天綱、張行信、完顏忽斜虎、李蹊、石盞女魯歡、馬用等大多數金國文武,都寧死不屈,全部選擇以身殉國。
而這還是因為完顏守純投降,而造成的結果。如果沒有完顏守純的投降,完顏合達、武仙等人的投降幾率也不會有多少。
得知孟珙攻占金都后,林凡讓其現在金華郡駐守。而后通知李光弼,讓他統領麾下的18萬恒軍跨入西遼郡,對遼國發動反擊。
雙方于紛陽縣大戰。李光弼在李泌幫助下,一舉擊破遼國布下的渾天像陣,俘斬近八萬遼軍。恒國大將尉遲恭于萬軍中斬殺遼國都部署耶律燕山。遼國都監耶律鐵哥被南霽云射殺。兵馬副元帥,同知樞密院事蕭查剌阿不被宇文成都俘虜。
而耶律大石則幸運的逃回了遼國國都河中城中。也就在這個時候,恒國鴻廬寺卿洪咨夔跑了過來,對耶律大石進行了勸降。表示只要耶律大石愿意投降,并出兵協助王忠嗣攻打開元郡月國的話,愿意封其為三品度遼將軍,加賜關內侯。娶其女耶律普速完為妃。
如今,遼國身經百戰的十余萬精銳老卒已經被恒軍殲滅。面對恒國這蘿卜加大棒的手段,知曉大勢已去,手中已沒有太多籌碼的耶律大石,只能點頭接受了林凡的敕封。
在洪咨夔的協助下,耶律大石將西遼郡軍政大權轉交給了李光弼后,安排自己的兒子耶律夷列帶著女兒耶律普速完,隨洪咨夔返回恒都。
而他自己則帶著前遼六院司大王蕭斡里剌以及耶律得重、兀顏光、瓊妖納延、阿里奇等西遼大將。攜西遼最后的十萬大軍東進金華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