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貴急得連忙擺手,婦人頓時不高興了,還以為對方對她們家有意見。
好在,黃得貴解釋得及時,他笑呵呵道:
“三嫂,我來確實是有好消息,不是征地的,而是有賺錢的路子。”
“我家侄兒不是在南州那邊工地干活嘛,你讓他快點回來!”
“咱們縣現在特別缺工人,光是那個飛機場,就需要一兩萬人。”
“一個月工資起碼一萬,還優先著我們周邊的。”
說著,黃得貴也忍不住羨慕了起來,他也恨不得跑去幫忙。
可最近,他是真脫不開身啊,只能夠讓村里其他人發財。
見三嫂還在愣神,黃得貴趕忙提醒道:
“三嬸,你快讓侄兒回來吧,錯過了這大好事,以后想找可就難啦。”
“隔壁村子也在叫人回來,這可要趕早呀,晚了可就沒機會了。”
“我和你說,有消息出來,說這次建設最少要搞四五年,搞下來那就是五十多萬呀!”
“行了,不說了,我還得去別家看看。”
說完,黃得貴爭分奪秒走了。
唉呀!
老婦人猛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神情驚喜莫名。
她就說今天早上怎么有兩只鳥在叫,感情是雙喜臨門啊!
沒說的。
國家辦大事,還給他們送錢,必須支持啊!
“兒子,你快回來吧,現在全縣都在招工人,書記都挨家挨戶喊人來了。”
“沒錯,就是那個機場,工錢老高了,聽說有一萬吶!”
……
“臭小子,趕緊回來陪你爸去工地干活!”
“今年你能不能夠娶上媳婦,就看這一哆嗦了,還是給自己家鄉搞建設,不回來你以后也別叫我爸了。”
……
“老婆,你別說了,我立馬回去給咱兒子賺奶粉錢。”
“你男人別的沒有,力氣活有的是!”
“……”
大黃村,家家戶戶都在打電話,讓出去打工的男人回來。
工資可比在外面拿幾千工資好太多了。
而且還離家近。
有錢賺,誰愿意跑到千里之遙的異地去打工啊。
誰又能夠想到中秋過后,泰安市會掀起了一場返鄉潮。
一批批去外地打工的青壯勞力回到了家鄉,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之中。
未來,他們也將是享受紅利的主角。
寧安郊區。
一排排重卡拉著建設的材料,宛如游龍在馳騁!
一臺臺吊車吊起成噸成噸的鋼材,送往云霄!
堅固的石頭被鑿開,地上的泥濘被踩干…
公路、鐵路、管道…
無數工人們揮灑著熱汗,嘿呦嘿呦,將一棟棟樓房工廠拔地而起。
他們,宛如鋼筋鐵骨,和工地徹底融合在了一塊。
身上的皮膚曬得黑紅,臉上滿是灰塵,就連微笑時帶起了一排黃牙,也是那般亮眼純潔。
他們,變得沒了人樣…
但沒有人覺得辛苦,反而樂此不疲。
正如歌謠里唱的——
頭頂陽光恣意地大笑。
臉上風兒輕聲地歌唱。
只愿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雖然工人們也都是一臉霧水,不知道這些東西建造出來,以后會用來干什么。
但他們可以確定的是。
他們正在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家鄉的美好明天。
未來,是屬于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