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心神皆被吸引。
元辰真君緩聲道:“諸位想必在踏入仙途的第一天,就從修行的各種功法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修行之道,無外乎內修己身,外合大道。
那么,何為己身,什么又是大道?以我拙見,己身的修行在于三寶,精、氣、神。”
元辰真君頓了頓,“簡單來說,淬煉肉身為壯精,煉化靈氣為養氣,壯大神識為凝神......”
煉體、煉氣、煉神。
在元辰真君的講道下,己身的修行,可分為精氣神三個方面,但這三個方面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的。
如煉氣之道,可淬煉肉身,壯大神識。
煉體之道,亦可養氣凝神。
盡管元辰真君沒有說專修神識的修行之道,但陳道玄清楚,世間是存在有這種修行之道。
神光之海就是一門典型的神識修行之法。
定魄神光只不過是神光之海這種神識修行之法附帶的一門神通罷了。
高臺之上。
元辰真君仍在語不停歇的講道,眾人更是聽得如癡如醉。
隨著他的講道,浮空仙島居然開始有異象誕生。
虛空之中,朵朵虛幻的金色蓮花逐漸綻放。
但眾人此刻無心關注異象,大家全部的心神,全都被元辰真君吸引。
最外圍的煉氣期修士剛開始還能聽懂元辰真君所講之道,但越往后,就越覺得虛無縹緲,不知所云。
無奈之下,這些煉氣期修士只得強行讓自己記住,但奇怪的是,無論他們如何強迫自己,就是記不住,入耳既忘,神妙異常。
更奇怪的是,隨著元辰真君所講之道越來越深奧,這些煉氣期修士雖聽不懂,但卻覺得心中作嘔,識海昏沉。
有經驗的煉氣期修士不敢再聽,當即從溫玉蒲團上起身,朝著元辰真君拱手一禮后,飛身離去。
第一次前來聽道的煉氣期修士見狀,趕緊有樣學樣,狼狽的隨著大部隊離去。
不足半日。
浮空仙島上聽道的修士就減少了九成。
只剩下筑基期以上的修士還聽得如癡如醉。
高臺上。
元辰真君繼續面帶微笑道:“是以,修為與境界不可混為一談。
修為乃是衡量所修己身的程度,境界則是領悟大道的深淺,兩者雖不可混為一談,卻又相互依存......”
聽到此處。
陳道玄頓時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說起來,他就是典型修為低,境界高的修士。
論修為,陳道玄只有區區筑基三層,但論劍道境界,他卻連續領悟了兩種劍意,其中一種是空間劍意,另一種,更是接近三重化星之境。
尋常修士在筑基修為時,別說接近劍意三重的境界,就是將一種劍意領悟到無形之境,就已經是天縱之姿了。
由此可見,陳道玄的境界,在同修為修士中,有多么恐怖。
“大道飄渺無形,故修士為悟大道,不得不尋求承道之物,至此,修行界又有了法術之道和劍術之道等區分。
承道于術,故名道術,承道于劍,故名劍道,是以路徑不同,但殊途同歸。
所以說,選擇走術道的修士,沒必要去羨慕劍修,劍修雖說同階實力強橫,卻有過剛易折的壞處,術道修士雖實力稍弱,但卻......”
一時間,元辰真君居然卡住了,似乎沒有想好安慰眾修的詞,只得微微一笑,略過這個話題,繼續講解大道。
元辰真君所悟的大道,說起來和陳道玄比較相似,也是水行之道。
只不過,元辰真君并非劍修,而是術道修士。
正如元辰真君所言,承道于術雖說實力比起同境界的劍修稍弱,但這種弱勢,會隨著修士修為境界的高深,變得越發不明顯。
比如到了元嬰的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