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一個戰亂紛爭的年代。
她們全部都是生活在最底層的老百姓,努力地在戰火中生存下去。
好不容易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在戰亂中勉強尋到一處庇護所,互相依靠地生活下去。
但是生活卻并沒有那么輕易地放過她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位姓劉的士兵死在她們的門前,災禍又找上門來。
軍官認定殺死劉士兵的嫌疑人就在她們之中,如果她們不能找出兇手的話,所有住在這兒的人將全部被軍官帶走。
由于新本越來越多,楚洛寧并不是每個本都熟悉,對這個本也只是略微知道一點,沒有具體玩過。
不過負責這場游戲的司儀在游戲開始前,對楚洛寧擠眉弄眼的,偷偷告訴楚洛寧,這個本的機制很特殊。
但是楚洛寧到場上,卻隱隱地懂得了這個特殊機制的是什么。說起來,這個創意好像還是她提供的——只是,顯然他們的完成度超過了她的想象。
雖然于軍官一臉嚴肅地要她們給自己一個交代,但實際上,在場上,于軍官也是嫌疑人之一。
楚洛寧再看了看自己手中的任務,仿佛明白了什么。
風婉兒是第一個說話的,“我的身份就是這樣。但是,大家應該知道,我們一路走來并不容易——所以,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找出兇手。”
楚洛寧挑了挑眉,嘲諷道,“即便劉士兵以前騷擾過你也沒有問題嗎?”
風婉兒倏地漲紅了臉,強硬地說道,“這和案件沒有任何關系。”
楚洛寧道,“劉士兵的死,顯然是因為仇殺。所以,和劉士兵有過節的人都值得懷疑。”
風婉兒倔強地抿著唇,“不是我。”
楚洛寧將手中的劇本合上,從善如流地自我介紹道,“我叫阿初,今年十四歲……父母雙亡。”
*
整個故事結束后,在場的所有人都久久地沉浸在故事中出不來。
楚洛寧徹底回想起來了,這個故事似乎是自己很久以前的一個腦洞。
古人的思維畢竟被這個時代所桎梏,但是楚洛寧卻不一樣,她的思維天馬行空,這樣新穎的機制,也只有她想得出來。
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個悲劇。
于軍官為何會在嫌疑人之間,其實就說明了一切。根本不用去找證據,真相已經躍然于紙上。
兇手就是于軍官。
他和劉士兵早有過節,不過因為劉士兵是有后臺、有背景的人,他需要找一個替罪羔羊出來為他背鍋。
劉士兵雖然在此間作惡無數,狠狠地傷害過每一個人,但是在這樣的時代,百姓根本不可能反抗得了士兵,雖然恨之入骨,但也從來沒有生起過殺害劉士兵的心思。甚至,就連于軍官的栽贓,他們都只能選擇順從。
從游戲的開始到結束,都是一場天大的笑話。
人們之間相互誣陷,只是為了保住親近的人。其實她們早就知道兇手正是坐在中央的于軍官,但是礙于身份之間的鴻溝,沒有任何公平可言。
她們不能指認于軍官——這是規定,也是寫在劇本里的任務。
雖然也并不是說連懷疑都不能懷疑,但是投票的時候卻是不能投于軍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