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看來,送到邊關軍營的糧食到底有沒有賬面上的這么多,就不一定了。
這個問題楊翠手里的賬冊是看不出來的,需要查。
楊翠跟岑驍說了此事。
岑驍是大將軍,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所以他也不知道送到軍營的糧食到底是多少。
確切地說,他不知道他家的地里出的糧食有多少送到軍營,因為這批糧食是和戶部發的軍餉是一起送到軍營的,有專門的糧草官負責。
“如果糧草官和薛冰同流合污,那數字大的不敢想象,果真是小官巨貪。”楊翠感嘆了一句。
“幾萬斤糧食不是個小數目,要處理掉不可能不留下痕跡,這件事情我去查。”
岑驍感覺事情不簡單,幾萬斤糧食,他怎么脫手?靠零售的話,實際并沒有太大的市場,還有貪污這么多,誰敢大張旗鼓的銷售?
因為岑驍把自己的糧食都用做軍餉,所以這兩年皇帝撥的軍餉就少了很多,某種層面上說,他們貪污的不是岑驍的糧食,而是軍餉!
貪污軍餉,這是殺頭的重罪!
楊翠又說:“今年的租子也已經收上來了,送往邊關的還沒有送,但是將軍府的那一份已經送來了,晚些時候我帶人去盤點。”
盤點庫房之前,楊翠先是找了幾個最早進府的老兵,詢問了他們在府里的伙食情況。
據他們所說,從他們進了將軍府開始就沒有餓過肚子,每天吃兩頓,糧食都是以高粱米和小米為主的稀飯,過年過節就喝大米粥。
“沒有饅頭餃子和面條嗎?”楊翠記得賬本上,送到將軍府最多的糧食是小麥,其次是大米。
“沒人會做餃子,而且面條也就老肖一個人會做,咱們府里這么多人,要是做面條吃,累死他都也做不出這么多人要吃的量來。”
“老肖還說,將軍的糧食大部分要送去軍營給戰場上的兄弟,咱們現在殘廢了,幫不了忙,是吃白飯的,將軍養著咱們,是將軍仁義,我們不能當成天經地義的,啥都沒干還成天想著吃好的,所以我們一般都是吃稀飯。”
“只有我們誰過生辰的時候,老肖會單獨給做碗面條,平常我們都是喝稀粥,夏天綠豆粥小米粥高粱米粥,冬天紅豆粥小米粥高梁米粥,過年過節就是白米粥。”
聽到這話,楊翠不禁對那個叫老肖的肅然起敬。
楊翠又問他們:“能吃飽嗎?”
“吃得飽,也吃的好。”
“有沒有人因為老肖只給煮稀飯,鬧過意見?”
這幾個老兵面面相覷,猶豫要不要說。
楊翠一看他們這表情就知道,肯定有人不服。
楊翠不再繼續追問,笑著把人送走。
怕他們多想,楊翠和丫鬟們也只說是楊翠是擔心他們沒吃飽,所以才問問。
這幾個老兵聽了后,覺得楊翠簡直就是觀音菩薩下凡的。
隨后,楊翠又把廚房的人一個個問了遍。
廚房的做事的,除了老肖是固定的不變的,像花大娘、秦嬸、梁嬸、王嬸以及青花、桂蘭、田大妮七個女人都是輪流到廚房幫忙,但是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每天用多少糧食,從來沒算過。
楊翠最后問的老肖,老肖大名肖伍,只有肖伍的回答出乎了楊翠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