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這行數據,屏幕轉換,一個全新的,雷諾從未見過的程序出現在眼前。
發現未知能量,分析數據……
導入數據模型,計算能量類別……
能量類別與數據庫資料類比,達到開啟實驗模塊要求,財神啟動新能源實驗模塊,開啟能量吸收模塊,能量吸收裝置啟動,啟動成功!
能量吸收運行,數據載入,1%……2%……
臥了個超大的槽啊,這是什么玩藝?每個字雷諾都認識,可這到底是什么東西。
飛快的輸入調用命令,開啟模塊信息輔助,調用子模塊數據說明。幾秒鐘后,一份文檔出現在屏幕上。
財神作為新一代戰略級別的資源衛星,功能那是相當強大的,包括數十個功能模塊,數百個子模塊。在雷諾看來,有用的沒用的一大堆,國朝特有的高大全式的超級衛星。
文檔的抬頭,一行粗黑色的字體,重要的不是字的大小,而是內容,瞬間鎮住了雷諾。
國朝宇宙新能源計劃,戰略資源衛星實驗模塊!
文檔很長,有一百六十多萬字,雷諾直到天黑的時候,才大體掃了一遍,快速,他自然不能一字一句的去讀,感覺沒用的一掃而過,只撿有用的。
這份文檔的保密級別并不算高,事實上,各國都有類似的計劃,并且正在執行之中。
簡單的說,就是地球資源不夠用了。這事兒真不是新聞,連舊聞都算不上。對于地球資源不足的探討,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
地球上的資源無非那么幾種,古老的煤、石油、天然氣、可燃冰,之后才是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
三千年的地球,前幾種能源,基本上枯竭了,除了少量的保有石油、天然氣,當作古董一樣收藏起來之外,可燃冰的開采都已經到了極限。
利用最多的是清潔類能源,其實就是沒啥能源可用了,只能用這些自然類能源。除了地熱能之外,風能、潮汐能、核能、太陽能等資源,最終都是要轉化為電能和熱能。
問題是這些能源,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都比較厲害,比如說,陰天的時候,太陽能就不太好用,沒風的時候,風能就利用不起來等等。
為了人類的未來,人類的魔爪,早就開始伸向宇宙,向地球之外尋求更多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