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心在前面引路,將那年輕人請入書房,親自燒水煮茶,待喝了一碗熱茶,這才開口說道:“殿下,海外生存不易,家人可還安好?”
那青年放下茶盞,淡然說下:“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海風另有一番風光,遠非大楚內陸可比,四季如夏,物產豐富,一年兩季熟糧皆是尋常,更有甚者,可一年三季,生民稀少,有化外番人,不事種植,亦不狩獵,只需尋得一棵豐碩之樹,躺在下面,隨手摘取,可度春秋。”
楚明心聽了一愣,天下怎么可能有這么好的地方?聽殿下所言,他住的豈不是世外桃源,神仙之地?
信你才有鬼呢,若真的那樣好,當年也不會被全家流放到海外,那是懲罰好吧。
“此次前來,受安王所托,送運精米十萬石,船隊此時應該已經入了河口,再有二十余天,就能到達洛城,這一路上的關卡,有安王手書,倒也一路順暢。”青年男子說道。
“啊!十萬石精米?”楚明心從小被訓練的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動,前幾天聽說楚皇駕崩,她只是呆了數息,面無異樣,此時聽說有十萬石精米要進京,卻驚得險些跳起來。
洛城五十里外,武安府平川地區,已經匯聚了近四十萬流民,武安府知府急的都快跳河,出動府營,以武力奪取大戶巨賈家中存糧,每日開粥場供災民渡日。
那知府倒是能史,單是安撫災民未起暴亂,已是難得,更難得的是,面對無數的彈章,依然面不改色,上表陳情。
靠收繳武安府和周邊的糧食,硬是把幾十萬流民拖在武安府三個多月,直至今日,也沒有流民涌向洛城,其功績之高,在楚明心看來,比四位輔政大臣還高。
“的確是十萬石精米,這是第一批,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還會有三批,共五十萬石精米運達洛城,以解我大楚生民于水火之中。”青年男子不緊不慢的說道,臉上看不出絲毫的驕傲之色。
“太好了。”楚明心握緊小拳頭揮舞著,讓父王愁了幾個月的事情,終于解決了,這可是意外之喜。
她想的沒錯,這的確很意外,連安王本人都沒想到。他知道當年太子一系,并未被殺絕,而是有相當一部分人,遠走海外。這也是安王的安排,畢竟都是楚氏的血脈,能少死一個是一個。
百年前的安排,如今真的發揮作用,連秘師都無解的難題,居然被海外的太子一脈解決了。
按理說,太子一脈,與當今一脈有血海深仇,不僅死了一大批親人,連大楚的江山都易手了,就算有能力,也不會幫忙才對。
可安王在海外見到太子一脈的時候才發現,這些人活的很好,太子一脈,連續兩代都有杰出之才,特別是這一代的繼承人,也就是眼前的這位青年男子楚仁,更是胸懷廣闊。
安王曾經與他秉燭夜談,感嘆此人的見識胸襟,再想想當今的三個熊兒子,當時心中就燃起一團烈火,生出一個想法來。
對當今一系而言,傳承血統,穩固江山是最重要的,可對安王而言,前者無所謂,都是楚氏血統,說起來,當今一脈才不是正統,若非當年太子胡來,怎么能輪到當今坐在那張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