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楚人,并不懂什么叫體系,更不明白體系的重要性。只有那些有識之士,才明白這玩藝有多厲害,在大楚,通常不叫體系,稱之為傳承。
傳承是什么?
說通俗點,就是手藝、學問,賴以生存的本事兒。傳子不傳女,這話兒針對的,就是傳承,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某一方面的系統知識。
帝王之家,稱之中帝王學;商家叫商業經;工匠叫獨門秘籍。連賣苦力的,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和干活的辦法,這東西就是體系。
若說大楚哪一行當,是沒有完整體系的,那就是秘師。秘師所學,是從上古時期的秘書中得來,而秘書上的文字,無人能識,至今為止,被所有秘師承認,翻譯無誤的,只有兩個字:玄門。
其它的文字,流傳的不少,可各有各的解決,一字之差,謬之千里。不同的解讀產生出的差異太大,同樣是秘師,也是有不同流派的。
只是秘師的數量太少了,相對于大楚這樣的帝國,就算秘師數量再多十倍,也不會起多大的紛爭。只有當秘師的數量多到大楚供養不起,需要在秘師之間作出選擇的時候,秘師的流派學說之間,才會有紛爭。
洛凝,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對商業、人際關系學、經濟學等幾項與商業有關的學問,無師自通,自己總結出一套體系出來,正是借助這套體系,她才能用五年的時間,將家族推到如今的高度。
墨子越講越快,都是他平時用熟的東西,基本上不用過腦子,張口就來,等他講到絲米、忽米、微米的時候,洛凝整個人都不好了。
如果墨子一開始就講這些單位,她只會當墨子在胡說八道,可人家成體系的向外吐出一連串的各種度量衡,就不由得她不信了。
“你等一下,毫米有多長?”洛凝問道,米、厘米,這兩個單位,她勉強可以接受,到毫米這個級數,普通人已經很難通過思維去量化它。
“這么長。”毫米好辦啊,墨子抽出腰間的一根金屬尺,對墨子來說,這是他吃飯的家伙事兒,隨身帶著,晚上睡覺都會放在枕頭下面。
這是一根毫米級刻度的金屬尺,當初為了制作這東西,章壇可沒少費功夫。
看著上面清晰的刻度,洛凝的臉色陰沉的可怕,之前還能當他是胡說,可看到這根金屬尺,洛凝想不信都不成。
大楚的工商是不分家的,商人需要運貨,工坊是制造貨物的源頭,所以大商家,就必定是工坊主,洛家名下,就有數萬人在工坊中勞作,而這些都是洛凝一手建起來的,她是行家,掃一眼就知道這根金屬尺的技術含量有多高。
不說神工殿是怎么將這么清晰的刻度,刻在金屬上的,單是這根金屬尺的材料,洛家名下的鐵匠坊,就絕對打造不出來,這玩藝磨一下,比普通的刀要鋒利的多。
“一毫米里有十絲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