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想來,十厘米也就是一百毫米,真的不厚啊,稍好一點的懸浮坦克裝甲,都不會少于這個厚度,而且用的是現代合金,換算成雷諾冶煉出來的普通碳鋼,強度高出幾百上千倍,相當于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厚的碳鋼。
問題是,這里是大楚,當他親眼看到半個學生格尺厚的東西,他不得不承認,這玩藝叫鐵塊比叫鐵板更合適。
雷諾從善如流,大手一揮,厚度減半。雖然沒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章壇還是很高興。厚度減半,相當于用量減半,面積增加一倍,他的負擔一下子就輕多了。
有了第一片一千平方米的精鐵地基,章壇馬上就開始建新的高爐,直接上一號爐,等建完了,發現一號爐也不夠用啊,第二座高爐,在一號爐的基礎上,又擴大了一倍。
一號爐很大嗎?
在大楚自然是非常大的,一次產精鐵四千斤,那是兩噸。一爐下來,就能鋪出五平方米的精鐵地基。
要知道,有桔焦之后,一天至少能出五爐,甚至六爐,能鋪出接近三十方的面積。
這還只是一座高爐,幾個月的時間里,雨林里已經有近百座三號爐同時開工,否則也鋪不出這么大的面積。
兩噸鐵水有多少,想想鐵的密度就知道,也就四分之一立方米,普通人家若是有大些的水桶,也就幾水桶的量,這已經是一號高爐了。
大楚的冶煉更慘,由于技術不過關,雜質太多,冶煉爐個頭更大,產量卻低的驚人,最可氣的是,煉出來的是鐵,你還得看運氣,若是不好用,還得重新回爐。
精鐵地基使用的是熔液焊接法,這是最原始的焊接手段。技術不足,沒有設備,雷諾也想不出好辦法。
所謂的熔液焊接,就是先將一平方的標準精鐵板鋪好,中間留條縫隙,先用桔焦給邊緣加熱到柔軟狀態,再用燒紅的精鐵水,一勺勺的澆到縫隙里。
前面一個人用勺澆,后面還得跟著兩人,一個負責加熱,一個拿著刮尺,不停的刮平,保證焊接完之后,精鐵板表面基本上是平的。
雖然很原始,效率也很低,雷諾去看過,效果還算不錯,反正這里也不會有重卡在上面跑,輕易不會損壞,而且壞了也容易維修,再澆一勺鐵水就完活了。
哪怕由雷諾提供了各種設備工具,以及大楚最先進的工藝流程,隨著工程全面鋪開,高爐越建越多,人手開始緊張起來,別說苦力營,連護衛隊都開始削減人數,加入到工程大軍之中。
人員暫時還居住在雨林之中,眼看著精鐵板的產量不斷提升,原本以為先生瘋了的眾人,變的半信半疑起來,按墨子的計算,以如今的產量增加速度,建一座大型的精鐵之城不容易,能容納神工殿的精鐵城市,還真用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