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鐵之船,將帶著大楚的航海,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雖然這條船的設計長度只有二十米,在海船之中,只能算是小家伙,根本無法遠航,可它帶著雷諾的期待和希望。
雷諾不懂造船,小滿不懂造鐵船,第一步應該怎么開始都不知道。最后還是用章壇辦法,精鐵船不可能用龍骨,也沒意義,最多在造完船體之后,澆注加強筋。
船體怎么造?
很簡單,章壇的老本行,他原本就是冶煉制造方面的神匠,既然先生都不知道從何入手,那就用他最熟悉的辦法鑄造。
二十米長、三米五高的船體,完全可以整體鑄造,為了積累經驗,硬是被拆了八段。先分段鑄造,最后澆注焊接。
在造精鐵船這個工程,雷諾也沒什么好辦法,他懂的就只有這么多,能說的都已經說完了,真到動手制造的時候,別說兩位神匠,隨便一個小徒弟都能秒殺雷諾。
雷諾和絕大部分的地球大學生一樣,動腦能力還可以,動手能力和大楚工匠比起來,絕對是渣渣,不借助工具,和人家根本沒法比。
看了幾天,雷諾就甩手不管了,別看只是二十米長的小船,因為是實驗性質的,因此進度不快,幾百個人日夜不停的鑄造,三天下來,也才剛剛完成鑄造船殼部分。
春江府蘭堂縣下溝村
如果手里有一張大楚水軍分布圖,你就會發現,這里恰好是南方水軍和北方水軍的分界線。
雖然同是大楚水軍,南、北二軍的關系相當緊張。原因很簡單,每年朝堂分發下來的軍費相差太大了。
兩只水軍的艦船、軍士,單從人數上看,差別不是很大,可軍費的差距卻達到十倍以上。
南富北窮,大楚一直如此。原因很簡單,南方冬日不冷,可種植冬季作物,一年可種兩季。
雖說單季的產量不如北方,兩季合在一起,就超出太多了。除了糧食,還有衣物,北方需要的衣物明顯多于南方。
當然,原因還有很多,比如說南方一年四季植物都是綠的,可以養殖家禽家畜等等。
從自然條件上,就能看出南、北的不同,有這么多便利的條件,南方比北方更富裕,難道不應該嗎?
南富北窮可不僅僅是百姓生民,連官員、軍隊也是如此。南方水軍拿到的軍費是北方的十倍,實際花銷卻高達三十倍甚至五十倍。
南方水軍,每年都有新艦下水,這些新艦并非來自于大楚工部,報上去也批不下來的,如今大楚朝堂太窮了。
南方水軍自己有來錢的門路,護送商隊、打擊海盜,甚至夾帶私貨,方法多得是,反正到了海上,就只能憑良心辦事兒了。
比如說,誰是海盜的問題,每位戰艦的艦長都有不同的理解,通常比較富裕,又沒什么背景的船只,藏有海盜的可能性比較大……
北方水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