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初次接觸奧軍的時候,發現以前數百上千年的戰斗經驗,似乎都沒用了,甚至連程亮這樣的宿將,在初期的時候,都無所適從,不知道怎么指揮作戰。
雖說各種意外不斷出現,總的來說,聯軍占有絕對上風,雷軍絞盡腦汁,用四個軍的兵力,擋住聯軍的進攻,雖然每天都在后退,可后退的速度極慢,足以支撐到第二批登陸部隊的到來。
可問題不是出現在正面戰場上的,這么大的區域,聯軍又有足夠的部隊,誰會傻乎乎的只和你正面交戰?
除去最初一段時間的試控,程亮的命令得到很好的執行,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聯軍,繞過正面奧人部隊,直擊大本營,這讓原本就兵力不足的雷軍,不得不抽調了一軍,返回大本營。
別看后方的人數更多,可那都是后勤和工匠,戰斗人員數量極少,沒有幾萬人的精銳,就算雷暴的秘術再厲害,也不可能守住大本營。
不僅如此,雷軍還面臨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補給不足。糧食暫時沒問題,可熱武器部隊,是不能缺少彈藥的。
從羅門列島出發的時候,船隊帶了一百基數的彈藥,原本是足夠用的,就算這些火槍火炮都打廢了,也用不掉這些藥彈。
可隨著聯軍進入奧人控制區,將奧人部隊和大本營分割開來,雷軍的補給就出了問題。
更讓他惱火的是,即不敢返回大本營,又無法擊敗大楚聯軍,事實上,身為先鋒的兩個最重要任務,他一個都無法完成。
大本營被圍攻,雖然不會有多大危險,卻什么都作不到。他們雖然突入大楚近千里,被聯軍死死的拖住,同樣也是什么都作不了。
開辟營地是任務之一,搜集資源是任務之二,這兩個,雷軍都失敗了。
表面上看起來,在此之前的數百場大小戰斗中,奧人占盡了上風,以極小的代價,給大楚聯軍以重創,單從傷亡數量上,大楚聯軍至少比奧軍多出五倍,可這又有什么意義?
到了雷軍這個層次的將軍,他不會在乎一城一地得失,也不會在意傷亡數字,為了達成戰略目標,任何損失都是可以接受的。
反過來再看程亮,雖然壓力很大,損失無數,卻牢牢的把握住戰略重點,甚至開始在有可能登陸的地點,建立軍營駐軍,就算擋不住奧人,至少可以起到預警的作用。
在這種局勢下,奧人的第二支登陸艦隊來了!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奧人第二艦指揮官佐慶,沒有按原計劃,在紅州春江府登陸支援雷軍,而是率領艦隊,直撲粵州五羊府,大楚的最大的海運州府,大楚南方水軍最重要的一座港口府城。
五羊府外三百海里,一戰擊敗南方水軍主力,擊沉擊傷南方水軍戰艦五百余艘,戰死都超過五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