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的說,到了第三代飛艇,已經擁有一定的動力,和腳踏飛機一樣,是一個巨大的螺旋槳,通過四人合踩的腳踏器,再經由傳動裝置,將人力輸送到螺旋槳上,產生氣流,推動飛艇前進,或者改變方向。
可這并不比第一代的熱氣球好多少,憑借四個人的力量,想要改變可以載重八千斤,甚至一萬斤的飛艇,這股力量實在太微小了,除非將操作人員全部換成宗師,哪怕是九品武者,產生的推進力依然不夠。
所以,第三代飛艇,能作到的只是在無風的環境下,產生每小時二十到三十公里的推力,問題是,在幾百米高的高空中,幾乎不存在沒風的情況,而且風向從來都不是固定的。
所以這個巨大的推進器,起到作用最多的是改變飛艇的前進方向,或者微微起一點推進作用。
平時飛在天空中,航空隊需要作的是掌控大方向,只要飛向目的地就夠了,至于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偏差,主要靠找尋合適的氣流,風向,或者象戰艦逆風航行時那樣,靠側風提供動力,走之字形路線前進。
可現在他們要作的是進行精準轟炸,這與轟炸地面部隊不同。要知道,大楚與奧人的戰斗,都是幾萬甚至幾十萬人的大場面,戰場連綿數十里,下面全是人,哪怕他們躲在戰壕或者分散開來也沒關系,只要大至不錯,就可以把炸彈投下去,至于能炸到誰,一小半靠投彈兵的經驗,絕大部分靠的還是運氣。
正是這個原因,第二次會戰時候,雖然大部分的戰果是由飛艇部隊拿到的,可奧人的傷亡數量,遠低于程亮的預估。
同樣的,奧人的熱氣球航空隊,也沒給大楚聯軍帶來多少傷亡,第一次會戰,超過六萬人的傷亡,都是來自于‘叛變’的戰馬。
海戰和陸戰是完全不同的,航空兵忙得滿頭大汗,也很難將飛艇飛到戰艦的正上方,哪怕下面有上百艘戰艦運輸船,結果也沒什么不同。
有時候,飛艇的確經過戰艦上空,可這個時間非常短,短到投彈兵連點燃導火索的時間都不夠,好容易感覺差不多了,剛點燃導火索,飛艇已經飛過去了,又或者是戰艦開走了。
海面上不時的暴起水柱,那是被點燃的炸彈,讓投彈兵不得不得將炸彈扔下去,畢竟這東西太危險了,誰也不希望它在飛艇上炸開。
半小時后,蘭冰接到報告,一百五十艘飛艇,投下了九十枚炸彈,沒有任何戰果,距離敵艦最近炸開的炸彈,也有五十幾米遠。
這讓蘭冰覺得不可思議,怎么可能?那可是一百五十艘飛艇啊,下面有一百艘奧人的艦船,就算閉著眼睛扔,總有幾枚炸到才對。
事實上這比她想的要困難的多,不僅飛艇控制困難,對投彈手來說也非常困難。在陸地上,若是導火索剪掉的長度少了,炸彈最多掉地上,等燃燒到時候,自然會炸,可這里是大海,掉海里的炸彈,甚至還不如一塊石頭有用,它根本就不會炸,密度又低,扔腦袋上最多把人砸暈。
“飛艇控制困難,導火索長短要求太嚴格,敵艦進行各種規避……”從飛艇上傳來的信息量很大,蘭冰還要再次感謝無線電的幫助,否則她只能讓人在海里撿上面投下來的瓶子,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她甚至沒辦法將解決的方法傳回飛艇,總不能讓飛艇落下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