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大麗島,有奧人百里木筏島靠岸,一百六十八萬奧人登陸寒章。
七日后,奧人另一座百里木筏島登陸大環礁寒章群島,兩百三十萬奧人登陸,與寒章水軍激戰三日,奧人死傷二十余萬,擊潰寒章水軍,奪艦六十艘,斬大寒章軍一萬兩千余人。
大麗、寒章、旭日,是大楚東北方的三個列島群,最近的便是大麗,其次是大環礁寒章島,最遠的是旭日四島。
哪怕是最遠的旭日四島最北面的島嶼,距離大楚也不過四十天的水路,若是用最快的戰艦,二十余日可達。
三片列島群中,寒章、旭日皆是大楚屬國,年年進貢,歲歲稱臣,可以說是大楚的鐵桿。只是最近十年,情況有所下滑,大楚內部不穩,連年天災不斷,根本沒時間理會兩個屬國。
其實旭日四島的情況更差,那里原本就是海嘯、臺風的多發地區,每年都有不少于十個臺風過境,一千八百萬生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活的相當不自在。
寒章的情況最好,雖然同樣是列島群,卻是四季分明,國泰民安,極少有天災**。
可寒章的面積不大,人口稀少,全國不過八百五十萬人,分屬七十六島,每個島上其實沒多少人。
人雖不多,特產卻不少,特別是寒章鐵粉,歷來都是熔煉精鐵的極品鐵礦,每年往來于寒章大楚的運輸艦船,多達千艘,是北方水軍的重要經濟支柱。可以說,北方水軍能存在自今,全指望寒章的鐵粉。
大麗是一個半島國家,與遼東地區接壤,游移在大楚和羅殺之間,標準的墻頭草,哪邊風硬哪邊倒,同時向大楚和羅殺稱臣。
此島多山,少平原,近千萬生民,絕大多數生活在深山之中,大麗朝堂,說是一個國家,還不如大楚一個好的州府,直接受大麗朝堂控制的人口,不過一百多萬人。
這三處列島之中,寒章人口最少,卻是實力最強,以鐵粉換鐵器,軍隊人數不多,卻裝備精良。僅一戰,寒章水軍便已經廢掉了。
接到戰報,雷諾第一時間調出財神,將鏡頭對準寒章島,越看越心寒,麻煩大了啊。
第一支木筏島,剛好順流進入大麗與寒章海峽之間,這道最寬處不過一百三十余里的海峽,幾乎被木筏島填滿了。
一百六十八萬奧人,分成兩支,一支約六十萬人,進入大麗,另一支越過百萬人,進入寒章。
第二支木筏島,從南岸入島,經過一場水戰之后,登陸的奧人依然超過兩百萬人。
兩支木筏島登陸寒章的奧人,超過三百萬人,而寒章島全國,也不過八百多萬人口。
要知道,經過兩、三年海上漂流,能活著登岸的,百分之七十都是青壯,身體稍弱些的,早就死在海上了。
剛一登陸,奧人就如蝗蟲一般,凡是能入口的,一掃而光,甚至有奧人抓了寒章人,火炙而食之。
看的雷諾直反胃,連忙調整鏡頭的方向,他能想象出來,在大海上,漂流幾年的奧人會有多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