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升疑惑的看著馬宇道:“將軍,這些東西極其污穢,還是趙真來吧,切成大塊入釜烹之味道尤佳。”
馬宇擺擺手道:“沒關系。”接過趙真的匕首,把鹿擺好,見都是一箭致命,對趙真道:“你的箭法很不錯啊。”
趙真憨笑著撓撓后腦勺道:“這個主要是李登的功勞,李登射中了兩頭鹿、十一只野雞、七只野兔。我只射中了一頭鹿四只野雞,射中野鹿其實不太難,山上草深林密,能夠射中野兔實屬不易。”
馬宇點點頭,看來李登的箭法也大有長進了。于是小心的開始剝鹿皮,把鹿、兔、雞的內臟也收拾好,士兵們拿去沖洗干凈。這邊趙真和李登帶著親兵挖了四個大坑,劃拉了一大堆柴火,四處搜集備齊了調料,主要是花椒,姜末,鹽,小蔥,蒜末,香菜,胡椒,醬油,酒,肉醬等。馬宇特意把旁邊的百姓找來,告訴百姓如何將花椒和胡椒壓碎后桿壓成粉末。
作為后世的特種兵,收拾處理這些獵物是必須掌握的野外生存技能之一。馬宇將鹿皮兔皮刮油處理后用樹枝撐開晾上,給親兵做冬季御寒衣服。這時大坑也準備好了,馬宇將準備好的樹枝穿過鹿身,讓幾個親兵將內外抹勻調料,待腌制好后,把整鹿抬起來架在大坑上,四個大坑柴火早已燃好,十來個親兵按馬宇的指揮不停的轉動,野雞野兔則在坑邊燒烤即可。柴足火旺,過了一會兒,鹿肉就開始滋滋的冒油了。馬宇一邊往肉上抹調料一邊心想,這要是再來點孜然、辣椒末啥的那可絕對沒治了,沒辦法,只好多放點胡椒面對付了,可惜這么鮮美的野味了。
。。。。。。。。。。
忻州,地處山西省北中部,現為山西地級市,素有“晉北鎖鑰之稱”。北與大同、朔州、呼和浩特接壤,南鄰太原、呂梁和陽泉,西是黃河,東倚太行山。古稱秀容,簡稱“忻”,別稱“欣”。相傳漢高祖北上抗擊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脫圍時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追兵,漢高祖破愁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春秋時期大部分屬晉地;秦漢屬太原、雁門、太平等郡。隋屬新興郡,唐改新興郡為忻州,明清一直屬雁門。1949年設專區,1983年改為忻州地區,2000年設為地級市。
有傳說三國時期的美女貂蟬出生于忻州,但究竟生于何方一直是個迷,有說臨洮,有說米脂。臨洮說源于《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向王允自我介紹時說道: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米脂說則是在當地石溝鎮艾好灣村,至今還留有所謂“貂蟬洞”。在元雜劇《錦云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你孩兒又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總之,貂蟬家鄉為何處尚無定論。
。。。。。。。。。。
感謝書友140202055045402,120121094342824,PiLYBi69,abhqkmty,120704075212088,王小承,120626234232829,A91b09,朱友青,110603002120331等眾多書友的閱讀和推薦票,感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