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雁門關,想到河東郡的麻煩事,馬宇感覺心里沉甸甸的。
。。。。。。。。。。
雁門關,位于陰館(忻州市代縣)城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又名雁門塞,西隆關,西陘關。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雁門關為人工開山鑿隘而成,整個關隘成V字形,從戰國時就設雁門郡,至唐朝初年才叫雁門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戍守重地,是晉中地區通往內蒙的必經之地。天下九塞,雁門為首。又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古時就有“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之說。相傳每年春天南雁北飛,口銜蘆葉至關前徘徊至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
雁門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戰國趙武靈王就在此設雁門郡,李牧在此大破匈奴,蒙恬也從此出兵大敗匈奴,以及后來的漢高祖北征,衛青,飛將軍李廣,昭君出塞,薛仁貴,楊家將鎮守三關,宋欽徽二帝擄掠北去等都與雁門關有關。唐代大詩人李賀以獨特的手筆《雁門太守行》寫出了雁門關的豪邁氣勢: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關有東西二門,均巍峨軒昂,門上分別雕嵌“天險”、“地利”兩幅巨匾。門上有城樓,視如凌空,內有楊家將群像,東門外有李牧祠和石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均毀于日寇侵華戰火。解放后雁門關成為重點保護單位,再后來成為著名風景區了,游人再去就須購票了。
雁門郡,治所陰館,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趙。秦和西漢為廣武縣屬并州太原郡。東漢改為雁門郡,三國時為雁門郡治所。隋雁門郡改為代州。明洪武時改為代縣,請雍正屬直隸州,屬山西省政司。民國改為代縣,屬置雁門道。1946年代縣解放,屬忻縣專屬管轄,1958年與繁峙縣合并為繁峙縣,1961年恢復代縣。代縣北為恒山,南有五臺山,滹沱河東西穿過,境內多為山地和丘陵。
黃龍,生卒年歲不詳。黑山軍將領。
左校,生卒年歲不詳。黑山軍將領。
作者注:本章中的《西江月·雁門關》,2020年10月22日作者作于山西雁門關。
。。。。。。。。。。
感謝書友夏日午后,131215181552360,f*j023.qdcn,090515223853156,*ik**ik**i**.qdcn,110522122303554,y1928,裙子q翩翩,120416214043142,Xy528Uhj6Et,n26ca3dd91wNtkdl,六月亦p寒,140207003648488,nongjian,120401204143696,120416214043142,915194935,**n**enqqqqq.qdcn,120401204143696,1026183123等眾多書友的閱讀和支持,謝謝你們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