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騰道:“老夫是真心實意,望將軍切勿推讓。將軍若公務繁雜有難辦之事,我等也可為將軍解憂。”
汪佫想勸馬宇幾句,卻沒機會開口。
平寧道:“主公若有難辦之事,可交與下官,縱有天大困難,我必全力為之。”
馬宇心中一動,隨即說道:“目前倒也沒有什么特別難辦之事,只是為董參軍董昭之事有點小煩惱。董參軍我甚重之,我視之為難得的棟梁,可惜其心離我尚遠而未令其心服口服。”
平寧道:“主公勿憂,此事易耳,下官與董公仁相交頗深,待我去試說之。”
馬宇喜道;“如此最好,能說服董昭也是大功一件,我若得董參軍董昭如魚得水矣。趁熱打鐵,最好現在就辦。”
太守汪佫道:“守靜隨我來,公仁恰好就在府中。”
“主公稍等,我去去就來。”平寧執禮后隨汪佫而去。
。。。。。。。。。。
河內郡,古時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在春秋末期,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縣土城村),
主要包括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西晉時治所移至野王(今河南沁陽)。隋唐時河內郡為懷州,元朝為懷慶路,明清為懷慶府,河內縣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時改為沁陽縣。
懷縣,即后世河南焦作市武陟縣土城村一帶。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懷縣。漢高祖二年(前205年)為河內郡治所。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河內郡治所遷至野王。懷縣成為河內郡屬縣。隋大業二年(606年),廢懷縣入安昌縣。唐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懷縣。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懷縣入武陟縣。
董昭,(156年-236年),字公仁,濟陰定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東漢末年曹魏謀士、重臣、開國元勛。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后任袁紹帳下參軍,多有戰功,因董昭之弟董訪在張邈帳下任職,而張邈與袁紹素來不和,袁紹聽信讒言欲治董昭的罪,董昭不得已以覲見漢獻帝為名逃離袁紹,在半路上遇見河內太守張楊,經再三挽留董昭便留在了張楊處。興平二年(195年)張楊率軍迎接漢獻帝時,董昭隨行,并拜為議郎。后與曹操在洛陽相見,并建議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昌,曹操從其計將漢獻帝移駕許都,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終成大業,董昭則成為曹操的謀士。建安年間(198年)歷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職務,多有功勞,深受曹操器重。曹操封魏公、魏王的謀劃都是出自董昭之手。曹丕稱帝后,董昭任大鴻臚。此后先后擔任侍中、太常、光祿大夫、太仆等要職。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轉任衛尉。太和六年(232年)升任司徒。青龍四年(236年)卒,時年八十一歲,謚曰定。
。。。。。。。。。。
感謝書友夏日午后,110601192608895,110910063058640,nvlAPLQJqeb596d,110913161713328,130131175014476,星辰路人,10F6cDWC,120623225312922,u07G53E,121225161659852,平平淡淡年8,111104165915113,逆風小飛,cuiboshaova8,何時懂得t,120226114616992等眾多書友的閱讀和你們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