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二章(總第六十六章)、收服河套1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歷史上,黃河流域文化以及黃河改道都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后流入渤海。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經黃土高原,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黃河也被稱為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會產生十六億噸泥沙,其中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留在黃河下游,形成了沖積平原。
河套,通常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地區,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別屬于寧夏、內蒙古、陜西。黃河在這里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陰山阻擋而向東、后又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幾”字形,故稱為河套。河套是中國古代漠南軍事要地,自明朝修筑榆林長城后,始稱河套。自古以來就為多民族居住地,戰國屬趙,秦屬九原,漢時分屬上郡、九原、北地等郡。西晉為羌胡地,東晉為匈奴地,在此建國號夏。唐屬關內道,北宋大部分為西夏的河南地,明屬陜西布政使司,清屬鄂爾多斯伊克昭盟。河套西、北、東三面環以黃河,境內黃河水流平穩,兩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灌溉系統發達,盛產良馬,故歷史上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又有“天下黃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的贊譽,到今天,河套已成“塞外江南”了。
。。。。。
一覺睡到午后鐘離虎突然醒了,一激靈翻身坐起,恍惚間不知身在何處,仔細看了房間里的擺設和四周的景色,才想起昨夜已渡過黃河,來到了對岸的兵營里。鐘離虎令親兵將大家喚醒立即做飯用餐,備足干糧,準備出發。將所有的馬匹兵器弓箭分發下去,分成左右兩隊向西南方向於夫羅的王城進發。
約酉時,探馬來報前面有一部落,帳篷數量不多,估計有三四百人左右。鐘離虎令隊長童滌率三百人先潛到部落前面待這邊發動攻擊后兩邊夾攻,切斷逃跑路線,不得放過一人漏網。
兩側人馬剛剛靠近部落,忽然有狗連聲狂叫,鐘離虎立即令沖上去殺。騎兵馬上分兩路包抄過去。士兵們持槍舞刀的沖進了部落,見人就殺。一個男人剛從帳篷走出來,見情況不妙驚道“不好,”轉身進帳篷拿刀和弓箭,剛沖出來就被堵在門口的幾個士兵長槍刺倒了,沖進帳篷又把里面還沒搞清什么情況的一個壯漢和二個老頭也殺死了。四個壯男騎馬揮刀欲沖出包圍,被十多個騎兵圍住亂箭射殺。部落里有一百多男人,三百多老弱婦幼,多數還在吃飯,根本來不及組織有效的反抗很快就平息了。鐘離虎令盡快打掃戰場,將尸首就地掩埋,對留下來的二百三十多人主要是婦女兒童,宣布於夫羅已死,朝廷任命的馬宇州牧負責管轄這里,由靖勇軍來保衛你們,愿意參加靖勇軍的給予優惠待遇。并留給他們一些牛羊。此役共繳獲了馬匹四百四十多匹,牛羊二千多頭,刀槍弓箭一批,糧食肉干若干。鐘離虎的人全都配上了戰馬,行進速度明顯加快了。鐘離虎將肉干也分發給士兵,多余的戰馬用來攜帶干糧等物品,令隊長彭信率三十人守護牛羊,隨后慢行。一路上不斷遇到大小不等的部落,面對突然沖殺來的靖勇軍,基本都是毫無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