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袁隗的人頭被送到袁紹面前的時候,袁紹愣了半天。他今天才當上討董聯軍的盟主,當盟主的喜悅還沒有散盡,噩耗就傳來了。
袁紹他爹袁逢年齡已高,整天與病為伍,沒幾天好活的了,袁隗已經是袁家家主。現在袁隗死了,家主之位自然就落到袁紹的頭上了。
于是,袁紹在獲得討董聯軍的盟主之位的稱號后,再獲得一個稱號,袁家之主。
盡管袁家之主這個位置,袁紹很想要,但絕不是現在。他叔叔死了,洛陽的內應就沒了,打敗董卓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悲從中來,袁紹不得不落淚了。
大家一看到袁紹這個樣子,都紛紛勸慰,讓袁紹不要太過傷心,盡力領導盟軍打敗董卓為他叔父報仇等等。
袁紹哭了半天之后,才振作起來。
振作起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一定要率領大家打敗董卓,為叔父報仇。”
第二句話就是:“今次天下群雄匯集于此,討伐董卓,皆是有志之士,但卻有些人名滿天下,卻不愿起兵對抗董卓,實在讓人可恨。”
第二句話讓在場的諸侯滿頭霧水,不明白袁紹想干什么。
但身為袁家的袁術知道袁紹想干什么。
他便跳出來,問道:“大兄可是說幽州羅太尉?”
袁術不想叫袁紹為盟主,這個位置他也眼饞,卻被袁紹搶了去。
“沒錯。”袁紹點頭,憤怒道,“想那羅太尉,身為先皇御弟,當今皇叔,卻眼看皇上深陷水火之中,卻不肯出兵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對抗董卓,實在令人心寒。”
“盟主。”曹操出聲了。
曹操是一直不主張與羅猛結怨的人,對袁紹說道:“羅太尉可能有苦衷。”
“苦衷?”袁術冷笑了,看了一眼曹操,對曹操說道,“劉備劉玄德同樣是皇叔,但他卻能出兵對抗董卓。羅太尉能有什么苦衷?”
“劉備你說說,你有苦衷嗎?”袁術對劉備喝道,很不客氣。
“備即便有苦衷,也不會坐看皇上被奸人所操控。”劉備心里暗罵袁術,表面卻一臉凝重,忠心報國的表情。
這些年,羅猛混的風生水起。劉備雖然也不錯,但和羅猛相比,就差遠了。他現在還不過是一個古城相,而羅猛早就是燕候,幽州牧,太尉了。
所以劉備對羅猛的嫉妒就更強了,甚至變成了怨恨。大家都是漢室宗親,都是皇上他叔,憑什么你過得比我好。
“那你們想怎么辦?”曹操問道。
現在,場面瞬間冷靜下來。
大家面面相覷。對啊,人家羅猛不來,能奈何得了他嗎?
袁術臉色一下子就糾結了。對啊,現在怎么對付羅猛,出兵去攻打羅猛?這個提議提出來都不會有人響應,他更是不可能自己去的。
曹操見沒有人說話,于是說道:“現在我們的敵人是董卓。如果去招惹羅太尉,無疑是不明智的。”
“孟德說得不錯。”袁紹出聲贊同道。
其實,他剛才說那番話只是想先讓大家有個先入為主的印象,讓大家覺得
(本章未完,請翻頁)
羅猛不來是與董卓肯定有什么交易。日后打敗董卓后,再拉著大家看看有沒有機會一起對付羅猛。
“諸位,我袁本初既然被推選為盟主,這軍中法規自然要定下來。”袁紹收拾好心情后,環視一眼四周,說道,“有功必賞,有錯必罰,希望大家不要觸犯軍紀。”
“報!”恰在這時,有人前來稟報,“盟主,幽州牧、燕候、太尉羅猛,冀州牧、襄賁侯劉虞率兵前來!”
這邊的商議還沒有完,那邊就有人來稟報幽州牧羅猛與冀州牧劉虞率兵前來。
眾人聞言,頓時一驚。
羅猛的身份比起這里的任何一個人都要高,又何況人家又是率兵前來響應,袁紹不得不率領諸侯出門迎接。
不過,袁紹和袁術兩人的臉色就不好看了。剛剛還說羅猛不來,心里有鬼的話,好像還在耳邊。然而,現在羅猛卻來了,這就好像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他們的臉上。
“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袁本初恭迎燕候、襄賁侯。”即便心里再不爽,袁紹也不得不作出笑容迎接。
羅猛點了點頭,就騎在馬上,并沒有下馬的意思,淡淡地說道:“本初客氣了。”
劉虞其實算得上是袁紹的直接上司,他學著羅猛一樣回禮。
劉虞收到曹操的檄文后,便去找羅猛,看羅猛打算怎么辦。當他知道羅猛因為擔心皇帝的安危,而不能正面響應檄文后,老好人劉虞就覺得羅猛是天下第一仁義的好人。
于是,他也決定學著羅猛,只是帶點人來看看,不正面響應檄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