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南部的一座小鎮名為百家鎮。由于蜀山三年一次召收弟子,而這里又離蜀山較近,無數的姓氏便從遠方而來且安家于此,等待蜀山招收弟子的考核,故而名為百家鎮。
在一條小溪邊上,少年手中拿著魚竿靜靜的坐在那里,旁邊女孩依偎在他身旁:“哥,好了沒有啊,在這里等了半天了。”
“傻妹妹,釣魚要有耐心。”少年一臉寵溺的摸了摸女孩的頭。突然,水中冒起了巨大的水花,少年臉上帶著笑容,連忙用力一拉,此時魚兒已是囊中之物了。
“晚上有大餐吃了啊!”銀鈴般的笑聲傳了開來。
釣魚少年名叫墨憂,而他的妹妹叫墨裳。小的時候父親得了重病而亡,母親穆青為了不讓兩個孩子還有自己對沒有父親,丈夫感到悲傷,故取名墨憂,墨裳——莫憂傷。
回到家,已是傍晚。墨憂見娘親沒有回家,“娘親回來必定勞累,我們把飯菜弄好等娘親回來。”墨憂對妹妹說道。墨裳點了點頭。
“呀!”墨裳捂著手喊到。“怎么了,我看看。”墨憂把墨裳的手打開,發現手在流血,低下頭把手上的血用嘴吸干凈了。“怎么這么不小心。”“哥,我感覺心神不寧,感覺有什么事情發生。”墨裳憂心忡忡道。
“既來之則安之,不要想太多,娘親快回來了,我們快吧飯菜做好。”墨憂用手拍了拍妹妹的后背。
“憂兒,裳兒。”中年婦女的身影出現在了門外。”娘親回來了,看見娘親的樣子墨憂很是心疼,自從父親去世,母親一人靠著賣烤紅薯把我們帶大。三十幾歲的容貌卻擁有四五十歲的模樣。
一家人坐在桌上吃著晚飯,墨憂夾起
一小塊魚放在了穆青的碗里。“娘親你嘗嘗我今天剛從河里釣上來的魚。”
穆青嘗了起來,“嗯,好吃,憂兒做飯的手藝越來越好了。”得到娘親的夸獎墨憂臉上充滿了笑容,“還有我呢!”墨裳癟了癟嘴。
穆青微微一笑:“好,裳兒做的也好吃。”
“娘親就是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就是我已滿十七,再過半年就是十八,妹妹已滿16。學堂放學后我們便可以幫你做事,那為何你不讓我們幫你?”墨憂望著穆青問道。
穆青若有所思的想著,臉上帶著一絲絲愧疚,搖了搖頭:“時候未到,等到了你們就明白了,到時候你們不要怪我就行了。”“或許你們永遠都不知道”。當然這句話他們兄妹二人是聽不見的。
對于這個回答兄妹二人早已知曉,幾年前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答案。墨憂曾跟蹤過穆青,但好幾次都被發現,最終以穆青教訓墨憂后收場,墨憂才肯罷休。
“墨裳,墨裳,快點,等下要遲到了。”墨憂大聲的,“不要老叫我名字行不行,這樣好難聽耶,娘親叫我裳兒,你也這樣叫我可不可以啊。”墨裳無奈的說著。
“墨裳,裳兒,墨裳,裳兒。”墨憂撓了撓頭,確實裳兒好聽一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