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語音的那句,我評論了“有點江南的味道”
我說你以退為進,你感慨說“原來真的可以以退為進”
“我以前一直不信,退就是退,再想逆流進一步很難”
“那像哪里”
我說你說話不像本地口音的時候
然后你說我說你就信,如果是其實人說,你肯定不信的,最終愿意相信的原因居然是因為我閱遍大江南北的春光!這,百口莫辯了!
我說不是整句,就是那個尾音,有一點點江南的味道。
“原諒我”
“就是這么老實”
~應該可能是我沒表達準確
“很準確”
“嗯大江南北準確”
~“這。。。我是說江南味,沒表達準確”
“正因為您經過大江南北祖國各地妹子”
“才能準確分析出人家算哪里”
還附帶了一個惡魔的表情
收到這句話的時候,真有點難接是真的,看了看時間,差不多是吃完飯的樣子
~“這個點”
~“看來是吃完飯了”
我發消息的時候是八點剛過五分
等你回“嗯呢”的時候已經是八點五十分的樣子了
難道是在吃醋?這種莫名的飛醋也要吃么?
大概九點零七的時候來了三連問:
~“好的吧”
~“也可以”
~“些微有點晚”
等九點二十多的時候你發了消息:
“那您的作息時間大概是?”
這個問的真的好像沒有什么意義,我感覺這個時候,我的作息,已經開始跟著你的節奏走了。
你后面跟了一句語音,大概是說這句話是不是問過了,完蛋了的意思?
~“沒事,以前基本九點半洗漱,準備醞釀睡覺”
~“感覺你有時候小心翼翼的”
大概就是這句,我覺得我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不是有時候”
又發了句挺長的語音,大概的意思是“解釋了一下,為什么要發語音,說感覺發語音的時候不會被我兇?”我有點懵,我有兇過么?
快十點那會
~“今天正好加會班,要不然還真不方便聽語音”
~“大家是平等的”
~“不用這么小心翼翼”
~“大膽一點”
我覺得,這四個字,估計是讓我逐步走入你的世界的最大的敲門磚了。
你又發了句語音,大概是問什么時候聽語音方便,什么時候可以回語音
這,這,這,這,如何回答,如何回答?
“大膽?”
“嗯我想反撲”
惡魔表情又來了一個
“回是真回不了了”
“就是大家是平等溝通交流的吧”
“可能表達不準確”
“大概意會,意會”
中間大概有幾分鐘的沉默,估計你可能沒看太明白
“不過每個人性格不同”
“可能這也許就是你的本身性格外延表現”
一個流鼻涕的表情先發了過來
跟著的三句
“沒看懂”
“您巴巴敲了這么多我居然沒看懂”
“有木有肉包子打狗感”
再回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十點馬上要過半的樣子
額外的項目確實讓晚上的時間變得快了些,我想,這個時候的溝通交流,還大概有那么一些的你來我往的商務性質的意思?或者不能說是商務,就是那種華麗詞藻而不直指內容的意思,差不多吧,大概是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