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的陽光有點刺眼,但氣溫還好,并不太熱,吃完飯在園區門口溜達了溜達,在樹陰下站了一會,太陽隔著松針透出斑駁的光影灑在地上,略微臺頭,天居然是瓦蘭瓦蘭的,看不到一片云。
上午的時候,公司的行政小妹,捧著手機,低聲的笑,隔一會又低聲的笑,年輕是真的好,開心就笑,不開心就哭,年齡越來越大的時候,開心和悲傷都慢慢的被不知道什么克制著,可能大約是來自于忐忑的內心,有時候會害怕,釋放的情緒沒辦法嘎然而止,從而對不上寫好的人生的下一秒的劇本。
樹下站了一會,發了一會呆,再抬頭看的時候,剛瓦藍的天空上居然多了一點云,有一種美的感覺,但好像又覺得缺了點東西,像是少了點故事。
記得有位朋友說過,攝影作品,雖然是靜止的圖一張張的,但卻能讓看的人看出故事,也看出人生。
本來是想看看有沒有可以召喚的自行鐵驢,發現并沒有,左看右看,發現太陽比想象的要毒一些,只好一直在樹陰下,晃來晃去,想起大學那會,多數時候出行工具靠公交車,無聊的時候,便拉著她一起,不論方向,更無所謂終點,來哪輛是哪輛,如果是雙層的話,必然是要坐二層的,如果是單層的話,會座在后門旁邊的那個位置上,有種售票員的感覺。那時候的街道,并不像現在有那么多高樓,會有更多的樹,有時候會有不聽話的樹枝,伸進車窗里面來,如果手夠快,可以折下來一點。
學生的好處就是時間更自由,某些時間點的公交車的速度,絕對的讓人有心跳的感覺。
再到后來上班之后,好像并不太自由了,也沒有什么太多的機會坐公交車,沒有了那自在的感覺。
在上班后的好些年了,收到了一本書,直到好久的好久之后,我才拆開塑封,我總感覺,書外側雖然只有薄薄的一層塑料,但卻像是一堵墻一樣,其實如果是原封的塑料的話,我想我應該不會有什么猶豫,但這種明顯的后封的痕跡,讓我有點說不上來的想法,是不想?是害怕?又或是?說不表,道不明吧,有時候真的可能是墨菲定律,擔心會發生的,總會發生。
書是誰寄的我肯定知道,書里面的內容,我想我也大概猜的到,這本書被我放了好久。